當挫折的事,對上「韌」性的我—運用心理韌性面對生活挫折
陳奕彣
挫折經驗,我們應該都不陌生。站在人生的試煉場上,不管你是努力的避免失敗,還是運用自己的聰明智慧去度過這些挫折,都有機會讓我們發展出更多解決問題的韌性。許多人在大學前就有許多與挫折碰撞的經驗,然而到了大學,與「挫折」交鋒的時刻變得更加複雜與多元…。
「怎麼覺得自己來這裡不像是在學習,跟想像中的研究所落差好大!」
「在上大學的課程時,好多不知道老師在說什麼的時候,沒有重點又無聊,真不知道我是不是應該要放棄這個科系…?」
「以前老師上課跟考試不一樣,我都還可以考得不錯,現在真的是不知道老師在上什麼,期中考又考爆了,我是不是不適合這個科系…?」
你所遇到的挫折經驗可能是前面所陳述的,又或者是其他的,似乎每個階段都有著不同的挑戰與挫折的生命經驗。接著,讓我們對於「如何面對挫折」的這個主題有更多的瞭解。
一、關於面對挫折的能力:韌性
你知道嗎,人都有面對挫折的能力,這個能力有個名稱,叫做「韌性(resilience)」,也有人稱作韌力、復原力。「韌性」指的是遭遇到生命中突如其來的打擊,或者長期處於壓力之中,不只是能夠「承受」且「重新恢復」、朝向正面成長的能力。也就是說,當我們面對這些挫折的情境,不管是課業上的挫折、生涯上的辛苦、人際上的痛苦、情感上的失落等等,我們其實本身就有一種「韌性」能夠去承受這些處境帶來的苦、痛,也本來就有可以從這些挫折情境中恢復精神的能力。
韌性是一種在困境時才會特別注意到的力量,在平時不太容易被察覺。特別在為了面對生活中困境,人也會新生出韌性以因應挫折。所以,當我們生活的很順遂時,其實不一定會注意到這種內在力量,反而在遭遇一些困境時,才會感受到自己有這樣面對困境的能力,甚至長出更強壯的韌性去因應挫折。
美國家庭治療學家華許(Froma Walsh)進一步的描述到人的「信念體系」是韌性的核心。信念指的是一個人看到事情的「觀點」、「態度」。信念就像一副眼鏡,過濾過去我們所經歷的,決定我們看得到什麼、看不到什麼、如何解釋這段經驗、如何創造意義。也就是說,當遇到一件困境,我如何看待事件的觀點、態度影響了我對這個困境的感受。
挫折、逆境常常會造成「個人意義上」的危機,它可能使我們懷疑起對自己的認同、也開始挑戰自己原先看待世界的觀點。然而,若在遇見逆境的我們,可以對於這個困境賦予「生命意義」,那這個逆境將會變得比較容易面對與忍受。
韌性小提醒:
-
面對生命中的打擊時,能夠承受與恢復的正向力量。
-
個人的信念將影響看待事情的態度與觀點,以及對困境的感受。
二、如何培養韌性
我們可以透過以下三種方式調整自己的信念,將有助於培養自己的韌性。
(一)從三個層面為逆境創造意義
1、正常化面臨的危機
將面臨危機時的各種反應,如退縮、焦慮、悲傷、憤怒等,解釋為「面對極端狀況的正常反應」,為這些反應尋找脈絡,可以減輕羞恥感、愧疚感以及相互指責的折磨。
例如:當面臨朋友不回我訊息的挫折,我感到很焦慮,我可以把這樣的焦慮當成「正常反應」,告訴自己這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2、以整合態度看待挫折
將生命視為可處理、可理解、有意義的,就能達到一種「整合感(sense of coherence)」,有整合感在面臨危機時,較可以積極為困境找出意義,嘗試解決問題。
例如:好不容易讀到大學了,卻好像在自己選的科系上覺得很難適應,或許這是我的生命要去經歷的,面對這樣不適應的生活可以帶給我的人生面對挫折的能力。
3、對自己能力的信任感
練習成功時歸因爲自身的努力,失敗時歸因於無法控制的外在因素,並且從中學習,預期未來遇到相似狀況更能成功。
例如:在自己考得好的時候、報告獲得讚美的時候等,試著好好接受這樣的讚美、成果,信任自己因為努力得到了這樣的結果。而當我們今天考不好、報告的不好時,不一定要覺得全部都是自己的錯,可以試著去想可能是今天狀態不好、或是別人的評價不一定就全部是對的,去歸因於外在影響到今日的成果。
(二)保持正面展望
練習以相對樂觀的方式解釋自己面臨的困境,並練習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克服挑戰;多鼓勵、支持自己,肯定自己的優勢,聚焦於自己的潛力,接受無法改變的部分,並且容忍不確定性。
例如:面對程式設計的課程總是聽不懂CODE的那些BUG要怎麼解,可以試著去想也許是自己過去比較少用這樣的邏輯思維去學習,但自己可能較擅長細節的觀察與體會,就先從細節去觀察這些BUG有什麼共同之處,再慢慢去梳理出這項專業需要的邏輯,就會越學越好了!
(三)允許自己建立支持系統
其實面對挫折時,去看見自己是否有家人、朋友、同儕、師長能夠支持自己度過、長出自己的力量,練習允許自己求助、允許別人幫助自己,讓自己的周邊支持系統更加穩固,製造面對衝擊的緩衝、形成正向調適的支持網絡,更能夠有效運用資源(resourceful)去面對挫折。
例如:願意將自己的狀況講給信任的人聽,允許別人可以鼓勵自己、給自己一些支持,這樣的尋求鼓勵不代表自己是懦弱或是不好,反而讓人有機會可以更靠近我們,協助我們往前一步,對彼此的關係也會更靠近!
總結以上,當面臨挫折、困境及期待失落時,給自己多一點信心,練習看見自己的優勢,並且允許自己慢慢地面對、接受他人幫助,陪自己在困境裡再走一段路看看,也許會長出因應困境的新生能力。
在解憂雜貨店裡,也有同學有類似的困擾:
Q131:博士班資格考試沒有過,必須重考...
Q153:研究所應該是個教育單位才是,為何教授多數像業界一樣在面試學生...
Q150:期中又爆了,有時候在思考到底是這個科系不適合我,還是我真的不適合清大呢?
參考書目
趙文滔、許皓宜(2012)。關係的評估與修復:培養家庭治療師必備的核心能力。張老師文化。
作者:陳奕彣 實習諮商心理師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輔導與諮商碩士學位學程
專長:自我探索、關係困擾、失落悲傷、生涯議題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