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當生命給你檸檬時,你可以做成一杯檸檬汁。當生命帶來焦慮時,你就把它熬作一份焦糖吧!

里歐(化名)是研究生,他說自律與全力以赴,向來是他對自己的認識。只不過近來因為做研究的壓力,讓他感到挫折不已,每週到了meeting前一、兩天,總是因擔心研究進度不如預期,也害怕指導教授與同儕問他問題,焦慮的情緒幾乎使他做不了事情,反倒更延宕了研究的進度。

有時他心想乾脆讓自己休息一下,暫時把研究壓力擱在一旁,可是卻也無法好好地放輕鬆,連跟朋友出遊時心思都在憂慮自己的研究,煩惱還有好多沒做完的事情,晚上也開始睡不好眠。

有一次里歐在IG上看到以前校隊隊友秀出自己勤練運動的成果,他坐立難安地躺在宿舍裡滑手機度過一整天,他懊悔著自己為何變得那麼「廢」,該做的事情做不好,休息與玩樂也放鬆不了,連從前自豪的運動項目也感到技不如人,里歐說他快被焦慮給逼瘋了……。

居安思危的大腦

人類的焦慮其來有自,演化的過程為了求生存,人腦特別擅長於居安思危。尤其在遠古時代,大腦必須不斷地「偵錯」,畢竟身處荒野,大多數的「錯誤」可能都是致命的,比方說,被野獸攻擊、被毒蛇咬到、甚至為了摘果子從樹上掉下來,都面對著隨時可能喪命的風險。

然而現代化生活中,假如我們還是習慣性地使用這種「偵錯」的求生本能過生活,把各種可能的遭遇挫折、比較不足、不完美、或被質疑等,都當作如臨大敵般來對付,可以想見身心會承受多麼巨大的不適與痛苦。

所以調適焦慮,成了許多現代人無可避免的課題。俗諺說:「當生命給你檸檬時,你可以做成一杯檸檬汁。」當生命帶給你焦慮時,你也能夠嘗試把它熬成一份苦中帶甜的焦糖,來豐富自己的生命品質。

聚焦成長的心態,練習看「有」勝過於「無」

追求「確幸」(確定的幸福)為人之常情,焦慮往往是在面臨不確定性之下,特別是預期不好的結果會發生時,所產生的情緒感受。

適度的焦慮,會使人有在意的感覺,進而產生努力的動力。可是如若過度聚焦在「負面」的結果,像是做不好、進度不如預期、被他人質疑等,反倒給自己造成太大的壓力與焦慮感,而阻礙了做事情的動能。

現實總是比想像還要來得溫和。我們需要的,是練習扭轉大腦太過聚焦負面與不足的慣性,來平衡憂慮的人生。調整大腦關注的頻率,看見自己做到的、累積的,以及擁有的,每天幫自己記下正向的經驗,即便微幅的進展,不管在健康、課業、工作、家庭、或人際上收獲與努力,都需要為自己看見且看重。

如果你發覺對於要寫下:「我今天有好好吃三餐」、「我今天有閱讀半小時」等,卻認為微不足道且萌生自我懷疑時,請告訴自己,這是很正常且很好的開始,然後繼續為自己打氣:我願意持續練習下去。

合理地思考,放下完美的期待

焦慮感有時是來自於對自己過高的期待與標準,甚至受完美主義傾向所影響。當自我要求過高時,便容易看到現實與標準之間的落差,也容易放大未能達成標準與期待時的嚴重性,結果便經常受到自我批判與否定的情緒所折磨。

完美主義往往源自內在自我價值感低落,彷彿心裡有個無底洞般,期待藉由追求完美的標準,或是做到很艱難的事情,來填補內在的匱乏與空虛感。

然而若沒意識到與撫平內在的這個洞,體認到追求完美是不切實際,超乎個人所能負荷,並成為前進動力的絆腳石時,最終可能只會把自己累垮,即使有機會達成某項成就,那滿足感終究可能轉瞬即逝。

所以自我提醒,調整合理的標準與目標,接受自己是有所限制的,無法面面俱到兼顧做到所有的事情,先求有再求好,不讓完美的框架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

最重要的,是能夠看見自己的價值,更重視自己,肯定自己的優點,欣賞自己的好,接納完整的自己,才能安頓自己的身心,為自己注入更多活力的泉源。

理解自己的焦慮,練習與不確定性相處

前美國總統羅斯福曾說過:「唯一需要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很多時候,會令我們感到焦慮的,也是焦慮本身。

有時候焦慮感是不由自主的,覺察與理解自己的焦慮,告訴自己:「我知道我正在焦慮。」並且在心中自我對話,感覺不好,不代表我不好,也不代表會發生不好的事情。況且多數時候,我們所煩惱的事情,根本從來沒有發生過。

所以我們要練習與不確定性共存,學習承受生活中可能的風險,比方說,事情有不順利的時候,別人有不認同我的時候,買東西與選餐廳也總有踩到雷的時候。我們可以做夠好的努力與準備,但也能夠接受事與願違的結果。

練習放鬆自己的身心,允許自己有焦慮感,留給焦慮感一個空間,然後帶著它去從事自己想做的興趣或運動。透過正念冥想,放緩自己的呼吸,專注於當下的身心感受上,把思緒拉回現在,並在心中溫柔地跟自己說:我可以感覺焦慮,可是我不等於我的焦慮,我也不等於我的煩惱,當下的我,一切都好。

焦慮,是現代人再熟悉不過的共通體驗。我們可以保持覺知,不被過度的焦慮所制約且帶著走,反之我們可以在焦慮之中看見意義,也看見自己,持續練習過著平衡且豐富的人生。

----

作者介紹:李嘉修

台大資訊管理系學士,台大心理學研究所(臨床心理學組)碩士,臨床心理師證照專技高考榜首。

以探索與理解人心為職志的行動臨床心理師,服務於清華大學諮商中心、林正修診所、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平衡身心診所等單位。著有:《解憂心理師:帶你穿越低谷、正念減壓,找回快樂與自在的人生處方籤》(大都會出版社出版)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