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逃脫高密度-創造空曠

逃脫高密度-創造空曠1      你跟筆者一樣住在上面這個美麗的城市嗎?2011年底,英國<太陽報>報導:世界上人口超過一千萬,並且人口密度前10名的國家中,台灣(639/平方公里)緊在孟加拉(1033/平方公里)之後。若以城市來看,2010年調查,台北市位居世界第七名(15200/平方公里)。這個跟台灣關連甚深的地理學概念「人口密度」一詞,正密切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這麼高的人口密度,生活起來是什麼感覺?我們假日逛街常常會覺得「好多人」;上班搭捷運或開車,常感到「好擠喔」;等個好吃的麵館或餐廳,常常是「訂位滿了?!」、「排好久…」。生活中常常有「擁擠」的壓力。

(Photo via Francisco Diez, CC License)

 

 

 

 

 

    也許有人會問:「演唱會滿滿的人,我不覺得擠,人少才無聊。」其實,擁擠的涵意需要考慮「人際互動」的因素,舉例而言,當你參加一個同學會,即使密度很高,但是不會覺得擠;不過,跟同樣數量的陌生人一起,可能就擠了點。簡單來說,「擁擠」是客觀的密度與個體認知判斷後所產生的主觀壓力感受。

    「高密度」或「擁擠」會影響我們什麼呢?筆者整理一些研究給大家:

1.       高人口密度與犯罪率有較高的關聯。

2.       較擁擠的環境,個體較容易緊張、血壓升高、煩躁或興奮。(說明:情緒興奮不一定是壞事,許多成功的時刻都是興奮的)

3.       高密度對工作績效高低沒有關聯,但是如果工作任務越複雜,高密度對於工作績效較為不利。

4.       生活在高密度環境裡,人們較常會迴避社會交往以換取自我空間,不合作、言語或肢體攻擊…等消極社會行為比較容易產生。

5.       高密度意味每人獲得的資源減少,競爭性行為與不友好舉動可能增加。

      看來,我們生活的環境就足以影響我們呈現的樣子。筆者還有另外一個好奇的問題:「既然擁擠的感覺與認知有關係,那麼哪些人比較容易體驗到擁擠呢?」研究顯示,似乎喜歡交際的人能緩和擁擠的感受;而男人在高密度環境中,情感、態度、社會行為都比女性更具敵意。除了人的變項有關外,暴露高密度環境時間較長、空間中行為受到限制越多,都越容易感到擁擠。

      如果客觀的「高密度」環境可能影響我們的「心理感受」,那就讓我們來「創造空曠!」。

      你有沒有經驗過,當你收拾完一張桌子,那種愉悅、平靜的感受?搬了個家,什麼都丟光了那種輕鬆感?環境的空曠,讓我們能較自由的去控制或支配空間,心會變得寬廣而有彈性。你可以清一張每天使用的桌子,愉悅感受將立即奏效;又或者,騰出一個窗邊堆雜物的小角落,讓它只是空著,僅放一盞檯燈或一個地板座墊,你會發現,你的身體將會在你感到擁擠的時候,或者想要寧靜的時刻,帶著你去窩在那裡。如果讀者的空間不足夠怎麼辦呢?那要不要試著在抬頭可見的牆上貼一張有遠景或窗景的美麗海報?那也是一種幫忙。

       如果以上的方法,你馬上就覺得沒有效,那親愛的讀者,你的擁擠感滿到你的心了,一定有什麼原因讓你卡住了,讓你連嘗試都不想,你要不要「真的」「先去試試看」?也許你會有出乎預期的奇妙獲得。

       「創造空間的空曠」,是比較好上手的方式,如果你已經有了上述的樣子,那恭喜你,你是個「解放擁擠」的好人選。

逃脫高密度-創造空曠2 

 (Photo via SilviaSala, CC License)

       高密度是引起擁擠的必要條件,但是並非所有的高密度都會引發擁擠感。環境心理學認為對人類產生擁擠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訊息超載、行為約束、生態層面中的資源不足。

       「訊息超載」或「刺激過量」是指人們收到的訊息負荷超過合理的水平(Milgram,1970。刺激過量容易讓人緊張不安。你是否曾經有過待辦事物的工作清單太長,但是所有的要求又必須馬上處理,已經沒有時間了卻又卡了一個部門會議,什麼事都不能做的感受?那就是「訊息超載」的擁擠感。訊息超載的人每天需要為大量的訊息作優先排序,或者回想清單上還有哪些事,哪些可以一起處理,哪些可以緩辦。這樣的環境中,如果能免除讓個體處於刺激過量的狀況,擁擠感就可以大為緩和。

     「行為約束」也是產生擁擠的原因。這通常是由於「自由」的缺失引起。並且,當這個阻礙的原因竟然影響了個體最想要達成的目標時,擁擠感就會增強。如:50萬人一起跨年很熱鬧,但是回家時擠不進捷運站,行為或自由受到很大的限制,於是擁擠感變得不能忍受。往往「行為約束」的狀況容易使人失去控制。「失去控制」是指人們在生活中失去自己對於環境的控制能力,使環境變得不可預測(Altman,1975)。循前例,跨年完擠捷運回家,自己對回家時間的預期失去控制,如果這時排隊的隊伍亂插一氣、推擠無序,那控制的缺失感就更強烈了。如果能提供一些控制的方法,人們的擁擠壓力也會減輕。

        「資源不足」是生態心理學家提出來解釋擁擠感的原因,資源有很多種內涵,舉凡食物、衣物、田產、水電、交通…等。另外,空間、時間、服務,甚至個人的內在彈性等都是資源的一種。其中空間資源是很重要的內涵。如果高密度的環境中可以提供個體足夠的資源,那擁擠感就能得到紓緩。

        了解擁擠感的成因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因為那意味著我們可以透過某些作法來改善它。上次教大家創造空曠中很好上手的「空間空曠法」。以下我們列出其他創造空曠的方法:

1.       訊息減量法(創造時間空曠):很多公事擠在一起並不是我們的本意,如果公事私事混在一起那就更擠了。我們可以創造一些時間的空曠。如:每週一天下班不排任何事;每週一天上班中午不跟團體出去吃飯;每天下午兩點半獨自離開座位五分鐘靜靜的泡一杯咖啡;行事曆上每件事排進去時,確保除了車程延遲以外一定還有半小時…等。利用客觀且具體存在的空曠時間,讓自己的行程「鬆一點」,重整一下再出發。

2.       預習控制法(創造心理空曠):當我們的控制感缺失,一切變得不可預期,我們就容易失序煩躁,產生心理擁擠感。於是我們可以進行「結果預期」的練習。例如:為了要事出門,先預期最大的塞車時間來安排會面時間;要做的事情突然改變後,先想出改變可能帶來的限制,以及自己將失去什麼原本可控制的部分,再對可能的失序進行「結果預期」練習。讓自己具備「削波塊」的能力,當擁擠感排山倒海而來時,總是有辦法「擋一下」J

3.       環境營造法(創造空間空曠-續):我們可以清一張每天使用的桌子、騰出一個角落、貼一張開闊的海報來改變我們的高密度環境。研究顯示空間中有「開闊地」面積將是重點。Hall1988)曾提高建築密度來緩解擁擠,為什麼呢?因為高聳的建築將提供開闊地來改善交通狀況。以現代生活而言,一個人每天24小時馬不停蹄的工作與生活,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建築室內度過,因此,室內空間空曠,有明顯的走道或刻意營造的私密都會有所幫忙。Baum  Davis 1980)嘗試將長廊式的10戶學生套房中間加個隔板、並且開個門,5戶各自成格局,儘管門沒有關上,但是學生的擁擠感減少了。這是個有趣的研究,意思是,只要我們的「人均空間感」增加,擁擠感就減少了。

        以上提供大家一些方法創造各種空曠,大家可以試著使用看看,不過提醒讀者們,請不要一次全部用上,這樣的改變太巨大,會有另一種不可控制的擁擠感湧現。找一個你好上手的開始吧!

 


作者:蘇映竹  臨床心理師

『千萬不要因為走得太久,而忘記了我們為了什麼而出發』--阿爾梅勒.佛爾佛蘭.荷蘭

經歷: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與癌症中心專任臨床心理師(2008.12-2012.3

現職:交通部民航局航醫中心專任臨床心理師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