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需要心理治療(服務)?
今天要跟大家聊聊「誰需要心理治療?」
先想想你/妳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你/妳可能會說:「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治療!」
若要問我的意見,我會說:沒有錯!有心理問題的人需要心理治療,但一般民眾也可以從心理治療(服務)獲得學習!
心理治療可協助人們解決心理問題。心理學有一長段時間,相當關注人為何會生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探討如何讓生(心)病的人們從病態中復原。
心理治療師甚至自許身為協助解決心理問題的專業,我們致力於改變那些影響甚至破壞妳生活、人際關係或職場表現受影響的內在因素,包括:想法(價值觀)、情緒或行為問題。
(photo via elycefeliz , created common)
以下列舉人們走進心理治療的一些理由,而且研究證實心理治療的確可有效協助的問題類別。
想法或價值觀:憂鬱反芻思考(俗稱鑽牛角尖)、過度悲觀、過度憂慮、自我懷疑、完美主義等等...
情緒:常見的情緒問題包括:憂鬱、憂慮、焦慮或憤怒;特別強調,情緒不一定是問題,只有當它的「強度」過大、「持續時間」過長,或已經影響到妳日常生活才需要處理。
行為:失眠、成癮(藥物、網路)等等...
有心病的人可藉由心理治療幫忙,脫離生病泥沼;但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心理治療(服務)又如何能給予協助?
隨著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興起與持續發展,心理學家開始關注正向特質、價值與環境對於個人心理健康的影響,也讓原先專注於負面(病態)失衡狀況得以稍加平衡。
過去強調負向或致病模式,心理治療往往被認為僅適應於生病族群(例如,憂鬱、焦慮症),治療焦點強調修正「不適應」的情緒、想法與行為;在正向心理學的加入後情形有些不同,以正向心理學為基礎的心理治療或心理服務的出現,滿足了一般大眾追求精神健康的需要,也更被社區民眾所接受與喜愛。
有別於修正不適應特性的思維,更以積極學習、讓自己更快樂、生活充實與滿足為目標。若你對於學習下列技能有興趣,以正向心理學為基礎的心理治療或心理服務,是我相當推薦的選項。
想法或價值觀:樂觀、感恩、善意、寬恕等等...
情緒:快樂、更投入生活的愉悅感、滿足、幸福等等...
行為:拒絕不合理要求、獲得更好人緣的回應技巧、管理辦公室衝突技巧、健康生活/行為培養、提升工作績效的工作模式等等...
心動了嗎?歡迎閱讀心知心文裡的系列文章。也歡迎你親自來體會~
作者:王偉信 臨床心理師
我相信也很喜歡的一句話:『Hope真正意思,Hold on, Pain Ends』(堅持住,痛苦終會過去)
現職:長庚醫院精神科系專任臨床心理師(2004.11-)[台北長庚成人心理諮詢門診]/.臺灣臨床心理學會理事(2011.03-)/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心理學系兼任實務教師(2010.08-)/康新康復之家心理顧問(2012.07-)
先想想你/妳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你/妳可能會說:「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治療!」
若要問我的意見,我會說:沒有錯!有心理問題的人需要心理治療,但一般民眾也可以從心理治療(服務)獲得學習!
心理治療可協助人們解決心理問題。心理學有一長段時間,相當關注人為何會生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探討如何讓生(心)病的人們從病態中復原。
心理治療師甚至自許身為協助解決心理問題的專業,我們致力於改變那些影響甚至破壞妳生活、人際關係或職場表現受影響的內在因素,包括:想法(價值觀)、情緒或行為問題。
(photo via elycefeliz , created common)
以下列舉人們走進心理治療的一些理由,而且研究證實心理治療的確可有效協助的問題類別。
想法或價值觀:憂鬱反芻思考(俗稱鑽牛角尖)、過度悲觀、過度憂慮、自我懷疑、完美主義等等...
情緒:常見的情緒問題包括:憂鬱、憂慮、焦慮或憤怒;特別強調,情緒不一定是問題,只有當它的「強度」過大、「持續時間」過長,或已經影響到妳日常生活才需要處理。
行為:失眠、成癮(藥物、網路)等等...
有心病的人可藉由心理治療幫忙,脫離生病泥沼;但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心理治療(服務)又如何能給予協助?
隨著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興起與持續發展,心理學家開始關注正向特質、價值與環境對於個人心理健康的影響,也讓原先專注於負面(病態)失衡狀況得以稍加平衡。
過去強調負向或致病模式,心理治療往往被認為僅適應於生病族群(例如,憂鬱、焦慮症),治療焦點強調修正「不適應」的情緒、想法與行為;在正向心理學的加入後情形有些不同,以正向心理學為基礎的心理治療或心理服務的出現,滿足了一般大眾追求精神健康的需要,也更被社區民眾所接受與喜愛。
有別於修正不適應特性的思維,更以積極學習、讓自己更快樂、生活充實與滿足為目標。若你對於學習下列技能有興趣,以正向心理學為基礎的心理治療或心理服務,是我相當推薦的選項。
想法或價值觀:樂觀、感恩、善意、寬恕等等...
情緒:快樂、更投入生活的愉悅感、滿足、幸福等等...
行為:拒絕不合理要求、獲得更好人緣的回應技巧、管理辦公室衝突技巧、健康生活/行為培養、提升工作績效的工作模式等等...
心動了嗎?歡迎閱讀心知心文裡的系列文章。也歡迎你親自來體會~
作者:王偉信 臨床心理師
我相信也很喜歡的一句話:『Hope真正意思,Hold on, Pain Ends』(堅持住,痛苦終會過去)
現職:長庚醫院精神科系專任臨床心理師(2004.11-)[台北長庚成人心理諮詢門診]/.臺灣臨床心理學會理事(2011.03-)/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心理學系兼任實務教師(2010.08-)/康新康復之家心理顧問(2012.07-)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