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為什麼不要加入幫派

前陣子藝人兒子涉入校園黑幫的事件,讓社會大眾開始關心青少年加入幫派的問題,教育部長昨天還公開宣示要加強校園法律教育。然而問題的核心真的是法律教育嗎?難道這些青少年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違法的?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有很多面向,筆者想藉由這幾年輔導偏差青少年的經驗提出另類看法。

多年前在法院為保護管束少年上課,筆者有場演講題目是「為什麼不要加入幫派」。當時問在場青少年加入幫派有哪些好處,台下的孩子興高采烈地述說種種好處:有大哥撐腰不會被欺負、在學校耀武揚威走路有風、為幫派跑腿做事可以賺零用錢、有一群互相支持的麻吉能產生被關懷的歸屬感、做事後被大哥稱讚有成就感……。當青少年七嘴八舌講完好處後,我問他們:「那加入幫派有什麼壞處?」,台下這群孩子都沈默了。

試問台灣的父母與師長,如果面對同樣的問題「加入幫派有什麼壞處」,你們的答案是什麼。沒出息?會被人看不起?這些八股的答案孩子聽得進去嗎?當孩子從電子媒體上看到大哥出殯時,幾十輛黑頭車塞滿街頭,政府官員與民代致贈「英才早逝」的輓聯時,他們大概只會出現「有為者亦若是」的衝動;那我們究竟要怎樣讓孩子放棄種種好處與誘惑,選擇留在校園做個乖孩子?

當時筆者跟那群保護管束的少年說,加入幫派真的有很多好處,而壞處只有兩個:早死或坐牢。我舉了過去某更生人個案為例,那位更生人在未成年時,就因為加入幫派並協助販毒,曾有「日」入十萬的紀錄,還自費買了進口跑車代步,每天過著聲色犬馬的奢靡生活……。但後來因某件小案不慎入獄,出獄後卻選擇搬家,遠離過去的幫派組織,然後從事月入兩萬出頭的工地雜工;當時輔導時我問他如何能做到浪子回頭,他只說了一句話:「老師,我現在比較會想了,以前的朋友不是已經死了,就是還在關,他不想繼續這樣的人生。」

後來我告訴這群孩子,如果你只想活到廿五歲,拜託請趕快加入幫派,利用短暫的人生好好享樂,反正人生苦短,就算不幸橫死或坐牢也無所謂;但如果想和一般人一樣活到七十幾歲,並且結婚生子過正常的家庭生活,那就請你們三思,想想是不是要過這樣的人生。

我不知道台灣的大人認不認同這樣的論點,但至少當時孩子們認真沈思的表情,我到現在仍記憶猶新。時代不同了,一味用法律道德等打高空的教條,很難打動價值已經偏差的青少年,如果能以實際的例子讓他們開始思索自己想要過的人生,或許是個死馬當活馬醫的替代方案。

作者:張純吉臨床心理師

現任:竹東榮民醫院精神科兼任臨床心理師、臺灣大學/台北科技大學兼任輔導教師、明基友達集團新人訓特約講師、新竹生命線員工協助方案特約諮商師、鉅微管理顧問公司特約講師、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講師、新竹縣市家暴暨性侵害處遇專業人員、台灣心靈健康資訊協會理事
瀏覽數:
:::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