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自殺墜谷的省思
前陣子中部某大學生墜谷受傷,原本謊稱遭綁架推落,之後才坦承是因為壓力而引發的自殺行為。自殺是不幸的悲劇,但從整起事件的發生與後續發展,或許可以提供我們省思一件事:現代的大學生究竟怎麼了?筆者嘗試從挫折忍受、問題解決、與法律常識等層面加以說明。
台灣七年級生很不喜歡被冠上「草莓族」的稱號,但這幾年從校園、職場、社會等許多例子,都看到現代的年輕人,對於挫折忍受的抗壓性愈來愈差。這一代的父母因為當年台灣經濟狀況欠佳加上管教嚴格,整體成長過程較辛苦,當自己成為父母後,不忍孩子吃太多苦,所以給予大量甚至過度的關愛與保護,導致很多年輕人「從未輸在起跑點上」。因為沒有從失敗挫折中重新站起的經驗,當一旦遇到從未承受過的壓力,便容易一蹶不振,甚至以激烈的手段結束生命以逃避壓力。
在升學壓力下的台灣學生上了很多課,卻獨獨缺少一門「壓力管理」的課,導致當遇到壓力時不知如何因應。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面對壓力時除了以放鬆身體或轉換心態的方式抒解外,最重要的是找到周遭人際的支持力量,因為「人」是我們面對壓力時最大的資源。朋友可以宣洩壓抑的情緒,父母可以提供無條件的關懷與支援,而學校輔導老師則能夠以心理學的方法提供改善壓力的方法;這些都是大學生遇到壓力時很好的資源,可惜他們都不知好好運用。
至於本次事件中大學生謊報被害的行為,則暴露出欠缺基本法律常識的普遍現象。謊報案件除了觸犯刑法外,更重要的是浪費社會重要的警力資源;警方為了找尋不存在的綁架罪犯,浪費人力、心力、物力與寶貴的時間,這些資源應該用在更需要的地方,為真正有需要的民眾提供協助。因為對於法律的無知,這個墜谷受傷的大學生,在身體復原後還需面對觸犯法律的結果。
筆者很希望這只是單一個案,但就這幾年身兼各大學輔導教師的經驗,我認為這並非個案,而是普遍存在大學校園的問題。要防治類似的校園自我傷害事件,除了家長的教養心態需調整外,大學也應多開設相關課程或專業演講,提供學生在面對壓力時的挫折忍受力與問題解決能力,才能夠避免不幸事件的再度發生。
作者:張純吉臨床心理師
現任:竹東榮民醫院精神科兼任臨床心理師、臺灣大學/台北科技大學兼任輔導教師、明基友達集團新人訓特約講師、新竹生命線員工協助方案特約諮商師、鉅微管理顧問公司特約講師、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講師、新竹縣市家暴暨性侵害處遇專業人員、台灣心靈健康資訊協會理事
台灣七年級生很不喜歡被冠上「草莓族」的稱號,但這幾年從校園、職場、社會等許多例子,都看到現代的年輕人,對於挫折忍受的抗壓性愈來愈差。這一代的父母因為當年台灣經濟狀況欠佳加上管教嚴格,整體成長過程較辛苦,當自己成為父母後,不忍孩子吃太多苦,所以給予大量甚至過度的關愛與保護,導致很多年輕人「從未輸在起跑點上」。因為沒有從失敗挫折中重新站起的經驗,當一旦遇到從未承受過的壓力,便容易一蹶不振,甚至以激烈的手段結束生命以逃避壓力。
在升學壓力下的台灣學生上了很多課,卻獨獨缺少一門「壓力管理」的課,導致當遇到壓力時不知如何因應。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面對壓力時除了以放鬆身體或轉換心態的方式抒解外,最重要的是找到周遭人際的支持力量,因為「人」是我們面對壓力時最大的資源。朋友可以宣洩壓抑的情緒,父母可以提供無條件的關懷與支援,而學校輔導老師則能夠以心理學的方法提供改善壓力的方法;這些都是大學生遇到壓力時很好的資源,可惜他們都不知好好運用。
至於本次事件中大學生謊報被害的行為,則暴露出欠缺基本法律常識的普遍現象。謊報案件除了觸犯刑法外,更重要的是浪費社會重要的警力資源;警方為了找尋不存在的綁架罪犯,浪費人力、心力、物力與寶貴的時間,這些資源應該用在更需要的地方,為真正有需要的民眾提供協助。因為對於法律的無知,這個墜谷受傷的大學生,在身體復原後還需面對觸犯法律的結果。
筆者很希望這只是單一個案,但就這幾年身兼各大學輔導教師的經驗,我認為這並非個案,而是普遍存在大學校園的問題。要防治類似的校園自我傷害事件,除了家長的教養心態需調整外,大學也應多開設相關課程或專業演講,提供學生在面對壓力時的挫折忍受力與問題解決能力,才能夠避免不幸事件的再度發生。
作者:張純吉臨床心理師
現任:竹東榮民醫院精神科兼任臨床心理師、臺灣大學/台北科技大學兼任輔導教師、明基友達集團新人訓特約講師、新竹生命線員工協助方案特約諮商師、鉅微管理顧問公司特約講師、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講師、新竹縣市家暴暨性侵害處遇專業人員、台灣心靈健康資訊協會理事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