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心路燭光 ~ 性侵害受害者的諮商與心理陪伴

【不能說的苦】
從事性侵害受害者和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心理諮商十年,深深感受到性侵害受害者比起家庭暴力受害者更不敢跟別人說自己發生的事情,所以也更不敢在生活中流露出情緒,但是心理的害怕、恐懼、不自主的跳出受創事件與畫面、失眠、發呆等等現象卻確確實實而且無法隱藏。這種「不能說的苦」又是創傷事件之後想要心理復原的關鍵難關。
心理諮商讓「不能說的苦」有一個「能說」的空間,心理諮商讓「不能說的苦」有接納與被理解的感受,心理諮商讓「不能說的苦」有所紓解和降低,心理諮商讓「不能說的苦」逐漸遠離,心理諮商最後讓當事人重新找回自信、恢復正常生活、繼續實現人生的目標與願望。
心理諮商不是萬靈丹,但卻是協助心靈創傷復原的有效方式。

【漆黑心路的小燭光】
心理諮商是非常量身訂做、個人化的服務,諮商心理師能透過當事人的各項資訊包括社工員給的轉介資料、當事人的語言陳述、肢體動作、表情、投射式心理繪畫測驗和開放式引導式問題等方式,比一般人更快速了解當事人心理的創傷和心理需要。接下來諮商心理師會依據當事人的年齡、性別、認知能力、人格特質、教育程度、喜好等特性,選擇適合當事人的心理諮商方式和調配適合當事人心理復原的速度。心理諮商方式可能包括談話諮商、藝術治療諮商、遊戲治療諮商、音樂治療諮商、閱讀治療諮商等等。其實只是藉助各種搭配當事人特性的媒介(語言、藝術媒材、玩具、音樂、書籍),來協助當事人心理「說不出的苦」有所表達和接納、疏導,然後藉助各種諮商談話技巧和理論參考模式,走過心理復原的波浪式歷程,雖震盪但走高,最後恢復正常生活和恢復心理健康。
好的諮商心理師,會盡其所能做到以上的各項。
好的諮商心理師,除了有諮商心理師證書,和各種服務對象專門議題(家庭暴力、性侵害、兒童遊戲治療、藝術治療)的訓練和資歷之外,更應該注意的是品德與人格特質。因為心理諮商是人與人非常近距離的心理接觸,尤其是特殊議題的心理創傷受害者,心理師必須對當事人更尊重、更理解,至可不是有證書就能證明的,也才能在平順的狀況下引導當事人有新觀點和新心情,來面對生活和面對未來。
如果你遇到的諮商心理師帶給你以上的感受,那麼你遇到好的諮商心理師。
如果你遇到的心理師沒帶給你以上的感受,那麼你有權利換適合的心理師。

【叔叔說如果愛媽媽就不能說】
雅婷是國中生,很小父母就離異,雅婷跟著媽媽生活,後來媽媽交了男朋友,又陸陸續續換了幾個男朋友,最後媽媽跟現在這個叔叔在一起。平時像一家人生活,假日也會一起出去玩。這是雅婷所渴望的平凡家庭生活。
雅婷不想破壞或結束她所渴望的家庭生活,更不想讓媽媽失去她所認為的幸福,所以她一直沒說,更不知道要怎麼跟媽媽說「你所愛的男人其實是禽獸」。
可是,另一個真實是,雅婷覺得自己已經快撐不下去,每天都掙扎在要告訴媽媽或繼續忍耐的循環裡,感覺整個人都快被複雜的感覺和顧慮淹沒,而且最近幾個月常常覺得胸口悶,呼吸不到空氣。
叔叔一次又一次利用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先是對雅婷上下其手,最後強行發生性關係,叔叔以威脅的語氣跟雅婷說:「如果愛媽媽的話,這件事就不能講。」媽媽在家時,叔叔對媽媽百般呵護和疼愛,雅婷覺得人面獸心,可是真的不忍心破壞媽媽那種幸福的感覺。媽媽則猜想雅婷脾氣越來越壞和媽媽越來越疏遠是因為青春期的關係。
直到那天媽媽突然回家要拿東西,撞見叔叔正在欺負雅婷,有如晴天霹靂,一問之下才知道女兒已經承受多次,自己所愛的男人性侵自己心愛的女兒,媽媽情緒幾乎崩潰。
撐起最後一絲力氣和理智,媽媽去報案。
(此案例乃綜合多案例改寫。)

【不能說的苦遇上心路小燭光】
報案,停止了性侵行為,但不是性侵害事件的完全結束,後續的筆錄、驗傷、偵查、開庭、要求新事證、詰問,是長時間的司法過程。
同時,當事人的重要他人(案例中的媽媽)和當事人受害者(案例中的雅婷)的心理創傷更需要雙重復原。如何走過司法過程和得到心理創傷的復原,繼續過生活,是非常非常需要各種有形無形資源的進入,給予各項司法、經濟、就業、住所與心理諮商的協助,以整體提升生活和促進生命能量才能完成。
心理諮商只是其中一種協助。
上述的案例也只是多種類型案例其中一種。性侵害加害者類型案例包括:家族其他成員(阿公、伯伯、叔叔、哥哥、弟弟、媽媽同居人、繼父、爸爸)、父母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網路上熟與不熟的朋友、陌生人。
諮商心理師對不同性侵害受害類型有不同諮商重點、方式和技術,同時搭配當事人個人內在資源和外在資源,再做個別調整。例如本案例的諮商重點包括母女個別心理創傷的復原,後期需安排母女家族諮商。母親的心理創傷諮商重點擺在「自己所愛的男人性侵自己心愛的女兒」所產生的雙重自責與失落。案主的諮商重點擺在「性侵倖存者心身症候群」「犧牲自己交換媽媽幸福」錯誤認知情感連結。母女家族諮商重點擺在對關係的重新認知、重新定位與相互珍惜。諮商進行的方式包括談話式諮商和藝術治療模式諮商。

【心情新晴】
「我時常怪老天爺,為什麼讓這種事發生在我身上,我還這麼小,我還是小孩子!」(性侵受害的少女說),「我真恨我自己,我怎會完全沒感覺到不對勁,讓他對女兒做這種事!」(受害者的媽媽說),「我在想說世界上為什麼有這樣的人,外表人模人樣,卻利用人善良單純弱點,極盡欺騙威脅之能事!」(受害者的媽媽說),「我很難過也很生氣,我自己是不是也有錯,我不應該一直忍。」(受害少女說),「看到他在警局列出的前科,我終於明白他為什麼可以那樣說謊騙人卻一點不心虛!」「我知道老天爺還是疼我的,祂派了很多天使來幫助我!」(受害少女說)。在安全信任的諮商關係中,性侵倖存者隨著諮商歷程不同階段會吐露不同心情、想法和感受,我領略不同心情、想法、感受背後對案主的個人復原意義,傳遞給案主,一步一步,雖緩慢但紮實而溫暖,案主一步一步感覺到心裡有陽光的感覺,有新的晴天,走出心裡陰霾。事情雖然不能完全淡忘,但可以擁有正常生活,可以擁有心理能量,繼續追尋人生夢想。希望每一位在陰霾中的人,別放棄,你可以擁有心理的晴天。


作者:柯淑敏諮商心理師
現任:新晴心理諮商所主持心理師、清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講師、中原大學元智大學兼任諮商心理師、桃園縣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特約諮商心理師、工研院特約諮商心理師

瀏覽數:
:::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