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愛上了─淺談愛情中的「暈船」
我好像太喜歡他,是不是暈船了?
你在關係中「暈船」過嗎?
認識新對象,展開一段美好的關係令人嚮往。但當愛的感覺來得猝不及防,在還沒準備好時就過度在意對方。雖然不確定對方的感受,但你開始每天追蹤他的動態、關心他的生活、在意自己在對方眼中的形象、盯著手機期待對方的來訊...
我好像太在意對方了─我暈船了!
外在浪花-雙方期待的落差
暈船這個詞常被用來描述在只有激情沒有承諾的「砲友」關係中動了真感情;偶爾也會指在朋友關係中「越了線」,想在友誼關係裡更進一步。甚至就算沒有上述的「故事背景」,在純粹的戀愛關係中我們也偶爾會用「暈船」來形容某人。
瀏覽了這些常見的使用情境後,到底關係中的「暈船」是什麼?
「暈船」的比喻其實非常精準。生理上,我們為何會暈船呢?正是因為我們身體內的平衡接受器和海浪的頻率、節奏不同,產生內在狀態與外在訊號不協調的狀態。
而關係中的暈船也是類似的:當感情雙方在「情海」中的狀態、節奏不同步,就有可能會產生暈船的狀態。
一般來說,我們不會稱太愛另一半、太愛家人為暈船:也就是說「放太多感情」本身不一定會造成困擾,但如果感情雙方在關係裡的期待與步調有落差,往往就會產生問題。
綜合上述,要比較完整地描繪「暈船」的輪廓,或許我們可以這樣定義:
未正式進入關係前,在非預期的狀態,和對方產生過多的情感連結,使雙方對於關係期待的產生落差。
舉例來說:
- 對方把你當朋友,但你對他產生某些情愫,而且擔心表明會使關係產生變化。
- 雖然和對方約定好只有肉體關係,但因為這樣的親密接觸而漸漸愛上他,但又怕過多的喜歡會使對方想斬斷關係。
- 對方雖然對你也有好感,但收到這樣的訊號的你開始過於投入這段關係,照三餐關心對方,讓對方有些卻步。
都是雙方期待落差的例子。
Photo by David Hellmann on Unsplash
內在浪花-愛的內在矛盾
充滿愛是快樂的事,為什麼會演變成痛苦呢?
很多人會把「暈船」中的那種「在意對方」的感受視為一種痛苦。
但如同前面所說,「很愛對方」不一定會被視為是有害的─愛本身不是問題,但會用「暈船」描述的關係,很多時候是會因為某些原因而需要「煞車」的。也就是除了雙方的期待不同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關係和我們「對自己的期待」不同。
比起愛本身,「暈船」讓我們受苦的其實是內在感受的矛盾。
矛盾的一頭是「愛」:愛的感覺很美好,我們也期待擁有這段關係,希望這個美好的感覺可以永遠持續下去。暈船常被描述為在不對的時間、用不對的速度墜入愛河─也就是內在矛盾的另一頭其實是「不能愛」。
愛的感受是真實、清晰的。但另一方面,因為某些「現實」的考量,在暈船的關係裡我們必須花很大的力氣把自己拉住,不讓自己往愛的那一端直線下墜。
Richard Yates 在他的短篇小說集《十一種孤獨》提到:孤獨是當我們有機會得到他人的了解時,那個瞬間一閃即逝。
而在關係中暈船最大的痛苦也像是如此:和自己期待的關係如此靠近,但卻又要挪出力氣逼自己遠離那個閃閃發亮的期待。
那這些「現實」的考量又是什麼呢?
1. 進入關係的恐懼:因為過往關係的失敗經驗而對愛情產生恐懼,擔心進入關係會再次受傷。
2. 對當前關係的不安全感:前段提到雙方期待的種種落差,就是用對當前關係的不安全感的形式拉住我們,影響我們投入這段關係。
「他要的只是肉體關係,要是愛上對方他就會離開,所以我不能暈船…」
3. 外在條件的限制:因為生活中的其他面向影響而自覺不適合進入關係,怕在一起卻有不好的結果。舉凡最近要考試、剩三個月要出國、其實雙方各自有伴侶...等,都屬於這個類別。
而這三種擔心的源頭,正好對應了我們在關係這件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也就是說,除了雙方對關係的想像、節奏與期待的落差,暈船的第二個層次就是雖然感受到愛,但又無法真正追愛的痛苦。
這也是為何雙方都想靠近的情境本該是皆大歡喜,但仍有某些時候我們會說「兩個人都暈船」了。
「暈船」了如何自救?
愛很難說收回就收回,「暈船」時也沒有快速復元的特效藥,但有了上面的理解,除了常見的暫時不聯絡或是轉移注意力外,或許我們可以找到不同的努力方向。
1. 管理期待,而非壓抑愛
對有感情困擾的人來說,能繼續享受戀愛的美好當然是第一志願。另一方面,分開的痛苦雖然痛,但只要有意識地啟動「療傷模式」其實也不是不能消化。讓人最難受的反而是在關係裡的「不確定」。
「不確定」之所以會產生痛苦的根本原因,很多時後就是我們對這段關係仍有所期待。
舉例來說,偶像明星應該更接近我們心中的「理想情人」,這種迷戀的強度甚至會超過生活中實際互動的對象,不過對偶像愛慕通常不會讓我們產生痛苦。但當對方開始與你產生連結,對這段關係開始有所期待時,一切就不同了。
生活中,我們每一陣子或多或少都會有愛慕的對象,當他還在「愛慕對象」的位子時,並不會造成我們過多的情緒起伏。但當你開始與對方有互動,開始對這段關係有期待與想像時,就有可能會受傷。而這樣對關係既期待但又怕受傷害的矛盾狀態,就是我們前面說的暈船啦。當有把握、有期待時就容易不小心「衝太快」,這也是為何對方先釋出善意時,我們更容易暈船。
在暈船時,我們時常壓抑的是對對方的愛意,但這沒有這麼容易,也可能不是問題的核心。或許我們要檢視、管理的是期待,而不是愛。你可以保有你的愛,讓你不舒服的是對關係期待產生的不確定與忐忑。
2. 在關係中有界線地溝通
雖然和暈船對象溝通乍聽下有點像是在「自爆」。
但如同我們所有的關係(朋友、家人...):愛情終究是兩個人的事。而諮商對關係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溝通」。另一方面,如果其中一方強烈感到「暈船」以致關係發生變化,對方幾乎不可能沒有察覺。如果無法直接溝通,這種互相猜測的關係張力,反而會讓互動有更大的起伏,加深我們的暈船指數。
如果你對這段關係有基本的信任與安全感,強烈建議可以花點時間思考對於目前關係的想法與期待,和對方說明你目前的感受與難處並核對雙方期待。不給對方壓力也不讓自己委屈,在雙方都接受的情況下微調互動方式,而非單方面地照其中一方的期待進行,減少因為過度模糊而產生的期待落差。如此一來不管最後雙方是放下或繼續、靠近或遠離,都可以相對減少對彼此的傷害。
況且,如果一段很重要的關係真的因為你敞開心胸溝通而「爆炸」,或許它就不是一段適合長期經營的關係。
----
作者介紹:
林士傑 諮商心理師 https://scl-psy.tw// 理工腦的心理師,想讓諮商好懂一些。
現職:點心語心理諮商諮商心理師/新竹市生命線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特約諮商心理師/Let’s Con-來諮商!創辦人、主編
學歷:國立清華大學 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學士/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
專業資格:諮商心理師(諮心字003873號)/Asia EFT伴侶治療初階認證/促轉會政治暴力創傷療癒培訓
專長:愛情與親密關係/人際歷程取向治療/理工(工程師)相關議題/一般性情緒困擾/心理疾患生活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