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選擇-網路諮詢
版主,你好~
雖然我的生活算是在自律範圍,但是對於現在所屬的科系不是那麼的喜歡,書本的內容也不太能引起我的興趣。我現在是打算在研究所的時候換領域,但問題是我好像不是那麼確定要換成哪一種?這時候應該怎麼辦?
曉安
-------------
曉安,你好
謝謝你的回應^^ 當然,我會先建議你直接來諮商中心找心理師談一談!做一個專屬的生涯諮詢,是最快、最容易、最符合個別需求的方式。但是,有時候來諮商中心找人談一談,會有一種「脆弱」的錯覺,好像「我真的很差、連我自己都無法解決,淪落到要找人來協助我……@#$%^&*@#$%」。其實,憑良心講,有時候我也會這樣想「難道靠我自己努力、忍耐、咬緊牙根…我還是過不了嗎?以前都可以,現在也可以吧…」。
不過,時代進步了、年紀也增長了、想法也不同了~就像學習打網球,觀摩人家打球、自己拼命練習、跟球友切磋,都可以學到一些經驗、球技也會進步!當然有時候我也會找教練幫忙,看看哪裡可以更上一層樓~所以「脆弱」的錯覺,很快的就會被「想解決困境」的想法取代。善於利用身旁的各式資源,找心理師談一談,有時候只是跳脫原本的框架、拓展自己的想法、找到一些適用的資源或方法!有時候自己不斷敘說的過程中,也會澄清自己想要的、想做的…心理師只是提供安全的場所、溫暖的心、保密的嘴、傾聽的耳朵。
※第一種做法【資訊統合的生涯選擇】
當我們在做重要選擇時,通常會希望了解多一點,做個綜合各方情勢的判斷~在生涯發展的選擇時,有三方面要考量;(資訊統合的生涯選擇連結)
- 自我知識:包含興趣、能力與技能、人格特質、生涯價值、生活型態、決定風格、態度與信念;這部分自己多少知道但不敢確認,在諮商中心可以透過測驗或談話來客觀了解。
- 重要他人:包含家庭傳統、社經地位、他人期待、未來人際計劃(結婚、生子)、他人的計劃;指的是對你有影響力的人,例如父母、師長、親密伴侶、重要朋友…等。
- 生涯資訊:包含工作世界、就業趨勢、經濟狀況、生涯迷思、訓練機會;可以透過系所老師、校友、學長姐、新聞媒體、網路…等來獲取。
※第二種倒推回來的做法
你可以先假裝想像你現在40歲左右,正在做怎樣的工作?生活是怎樣的日子?收入有多少?住在哪裡?…再來倒推回來,現在的你需要什麼?有些人覺得這樣還是很模糊,可以先試試到104、1111、ejob、yes123等人力銀行查詢,例如先輸入喜歡的職稱來搜尋,看看這些職稱需要什麼條件?或者輸入各種條件,ex.**所碩士、博士畢業,看看會跑出什麼工作?也可以聽聽其他人的出路是什麼…那再決定自己到底要念什麼!這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分享~李恕權的故事--五年後你在幹嘛
來源:網路流傳http://www.bliayad.org/articles/pages/0200.htm
我讓我與你分享一段小故事,或許在這個階段,可以很實際地幫助你我走出目前的困境。
一九七六年的冬天,當時我十九歲,在休士頓太空總署的大空梭實驗室裡工作,同時也在總署旁邊的休士頓大學主修電腦。縱然忙於學校、睡眠與工作之間,這幾乎佔據了我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全部時間,但只要有多餘的一分鐘,我總是會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我的音樂創作上。我知道寫歌詞不是我的專長,所以在這段日子裡,我處處尋找一位善寫歌詞的搭檔,與我一起合作創作。我認識了一位朋友,她的名字叫凡內芮(Valerie Johnson)。
自從二十多年前離開德州後,就再也沒聽過她的消息,但是她卻在我事業的起步時,給了我最大的鼓勵。僅十九歲的凡內芮在德州的詩詞比賽中,不知得過多少獎牌。她的寫作總是讓我愛不釋手,當時我們的確合寫了許多很好的作品,一直到今天,我仍然認為這些作品充滿了特色與創意。
一個星期六的週末,凡內芮又熱情地邀請我至她家的牧場烤肉。她的家族是德州有名的石油大亨,擁有龐大的牧場。她的家庭踓然極為富有,但她的穿著、所開的車,與她謙卑誠懇待人的態度,更讓我加倍地打從心底佩服她。凡內芮知道我對音樂的執著。然而,面對那遙遠的音樂界及整個美國陌生的唱片市場,我們一點管道都沒有。此時,我們兩個人坐在德州的鄉下,我們哪知道下一步該加何走。突然間,她冒出了一句話:Visualize What you are doing in 5 years?﹙想像你五年後在做什麼?﹚我愣了一下。她轉過身來,手指著我說:「嘿!告訴我,你心目中『最希望』五年後的你在做什麼,你那個時候的生活是一個什麼樣子?我還來不及回答,她又搶著說:「別急,你先仔細想想,完全想好,確定後再說出來。」我沉思了幾分鐘,開始告訴她:
第一:五年後我希望能有一張很受歡迎的唱片在市場上發行,可以得到許多人的肯定。
第二:我要住在一個有很多很多音樂的地方,能天天與一些世界一流的樂師一起工作。
凡內芮說;「你確定了嗎?」我慢慢穩穩地回答,而且拉了一個很長的Yessssss!凡內芮接著說:「好,既然你確定了,我們就把這個目標倒算回來。
「如果第五年,你要有一張唱片在市場上發行,那麼你的第四年一定是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簽上合約。」
「那麼你的第三年一定是要有一個完整的作品,可以拿給很多很多的唱片公司聽對不對?」
「那麼你的第二年,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開始錄音了。」
「那麼你的第一年,就一定要把你所有要準備錄音的作品全部編曲,排練就位準備好。」
「那麼你的第六個月,就是要把那些沒有完成的作品修飾好,然後讓你自己可以逐一篩選。」
「那麼你的第一個月就是要把目前這幾首曲子完工。」
「那麼你的第一個禮拜就是要先列出一整個清單,排出哪些曲子需要修改,哪些需要完工。」
「好了,我們現在不就已經知道你下個星期一要做什麼了嗎?」凡內芮笑笑地說。
「喔,對了。你還說你五年後,要生活在一個有很多音樂的地方,然後與許多一流樂師一起忙、創作,對嗎?」她急忙地補充說。
「如果,你的第五年已經在與這些人一起工作,那麼你的第四年照道理應該有你自己的一個工作室或錄音室。那麼你的第三年,可能是先跟這個圈子裡的人在一起工作。那麼你的第二年,應該不是住在德州,而是已經住在紐約或是洛杉磯了。」
次年(一九七七年),我辭掉了令許多人羨慕的太空總署的工作,離開了休士頓,搬到洛杉磯。
說也奇怪:不敢說是恰好五年,但大約可說是第六年。一九八三年,我的唱片在亞洲開始暢銷起來,我一天二十四小時幾乎全都忙著與一些頂尖的音樂高手,日出日落地一起工作。
每當我在最困惑的時候,我會靜下來問我自己:恕權,五年後你『最希望』看到你自己在做什麼?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這個答案的話,你又知何要求別人或上帝為你做選擇或開路呢?別忘了!在生命中,上帝已經把所有「選擇」的權力交在我們的手上了。如果,你對你的生命經常在問「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那樣?」的時候,你不妨試著問一下自己,你曾否很「清清楚楚」地知道你自己要的是什麼?
希望對你有些幫忙^^ 祝 心想事成
版主
------------
作者:謝慧馨諮商心理師
現任:清大諮商中心專任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