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看見,真心。
方形臉龐、圓框眼鏡,再配上一副無敵嚴肅的表情,這是母親留給我最鮮明的印象。
記憶中,母親總是待我十分嚴格。仍舊記得國小的時候她期待我的字體能夠工整,因此每天親自幫我看國語作業簿上的寫字練習,只要書寫得不夠漂亮,就一律擦掉重新來過,有時我貪快,潦草完成便出門找玩伴,回家後總會換來一陣嚴厲責罵,並且得花上雙倍的時間才能達到母親滿意的水準;國中的時候,我喜歡結交一大堆朋友,母親開始過濾每通打來家中找我的電話,深怕我與愛玩的朋友廝混會把學業耽誤,當時我氣炸了,覺得隱私權與人身自由喪失殆盡,有好長一段時間都不開口說話以示抗議;上了高中,社團活動的魅力無窮,帶我認識除了功課以外「更重要的事」,瘋狂迷戀上彈奏吉他的沉醉片刻,只是這樣的美好沉浸並沒有持續太久便夢醒,母親再度以會影響課業為由,切斷我當時最熱衷的喜好。
這樣的高標準、高期待一直伴隨著我成長,但我小小的腦袋瓜始終想不明白,為什麼母親總是如此要求我,很多時候,我多麼希望自己只當個「平凡人」,不需要考試一百分,不需要總是當班級中的佼佼者,尤其在進入青春期後,體內的叛逆激素飆升,陸續開始對她產生許多大大小小的怨懟,雖然我努力達到母親的標準,但心中始終帶著不平,太多的衝突橫跨在我們中央,如同一面高牆遮蓋住彼此,也像冷戰時期隨時會一觸即發,雙方時而呈現「對峙」的緊張狀態;那一份母女之間理應留存的親密感,對我而言,非常模糊、非常遙遠。
在一次激烈爭吵中,我大聲斥責她自私,為了成就她擁有「優秀兒女」的名聲甘願犧牲我的快樂!語畢,母親靜默了,只留下震驚與錯愕的神情,我則是為著自己第一次佔上風而沾沾自喜。
直到大學畢業以後,我開始必須面對研究所推甄升學、實習學校的面試等關卡,現實環境讓我發現學業表現時常成為外界篩選人才的第一門檻,過去突出的成就表現往往是一股強而有力的證明,讓他人看見我不錯的部份,可謂對自己帶來極大的幫助,這對以往相信「優秀無用論」的我來說著實產生極大的衝擊,雖然直至今日我依然認為學業不是唯一,這世界的確存在著很多比功課還重要的事...
但更叫人驚訝的其實是母親的用心良苦,一顆被黑色外衣包裹的深切用心,即使子女帶著嚴重誤解也不願棄守的無比關愛,或許這樣的堅持是她僅會的表達方式,來自華人脈絡下一般父母所普遍習慣的表達方式,所以無論如何也不退讓,也或許她相信某一天我便突然懂得了,懂得體諒、懂得釋懷。
「是啊!媽…我總算是明白了!你只是不捨我在未來的日子中受苦,不捨我受輕視及委屈過活,只是你從來不說!」這天下午,我從新竹撥電話回家,好久沒有的互相問候,隔著話筒我聽見母親的笑聲。
真好,我喜歡這樣的感覺!終於看見,真心。
----------------------------------------------------------------------------------
作者:陳慧苓諮商心理師
現任:清大諮商中心專任心理師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