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愈反省自己愈容易抑鬱?關鍵這一步:與自己和好
優秀的優與憂鬱的憂,差別在哪裡?
差在一個有人,一個沒有人。當優秀到人味都不見了,很容易陷入憂鬱。我開玩笑地說,我見過的憂鬱的人,很少不優秀的。這令人讚嘆的莞爾笑語,藏著我的領悟真義。
在二十多年諮商的歷程中,我遇過很多憂鬱的來談者…自己也曾經有過幾小段心情低落到什麼都不想做的歲月…我最深的體悟是,這群人們,活得好認真,好努力,也好讓人心疼。這是一群很願意為他人著想與思考的人,對自己也有著極高度的要求,總是能找一個又一個不滿意的所在。
我傻愣著想著,這些自我要求是怎麼來的?是怎麼練習的?好像,我們從小就這麼被教導…要三省吾身,想想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夠好,可以從裡面改進,要懂得精進…這樣的反思程式就這樣植入腦海了…愈是乖巧的孩子,植入的愈成功。我開玩笑說,曾子,把我們害得不淺…每天都邀約自己去看見自己不夠好的地方…當無時無刻都只看見自己的不好,真的很難平靜與快樂。
我深刻肯定反省自己的重要,這真的是促使自己進步的動力。所謂的成長,也真的是在我們的缺點上看見改變。日日新、茍日新、又日新,好還要更好,真的是積極向上的動力。可能是程式植入過深,對於一點都不懂得反省自己的人,特別是過於自私、狂妄的人,很多時候很難給出欣賞。但是繼續想想,當陷入「永遠覺得不夠好」的自我苛責時,就讓自己拋入那不夠完美的過去,與當下脫離。而且發現,當只能痛罵自己,什麼都做不了…一點變好的跡象都沒有時,更是挫折與糾結…這周而復始的可怕迴圈,就這樣走不出謎團…
對於容易苛責自己的人,其實那個被罵臭頭的傢伙,常常比我們想像的還要美好一些,只是常常不以為然。而且,透過別人說出來,還不太願意收,可能覺得那只是場面話罷了。於是陷入另一種糾結…拋出口的內容,指責批判的話語,彷彿要證明自己就是世界上最爛的人、最不幸的人、最慘的人。而這麼聰明可以發現這些的人,做盡了一切努力,卻對自己無能為力。這簡直就是個悲慘世界。
苛責、不滿意自己的信念是練習來的。其實,我們也可以重新練習與自己和好,跟自己當一起成長的朋友。
首先,三省吾身繼續,但是反省的內容要做修改,做得不夠好的,反省一件就好。試著邀約自己與美好的自己相遇,每天一件就好。「我很喜歡今天甚麼時候的自己,那時候的我在做甚麼…我希望明天這樣的自己也再度出現。」「今天什麼時候有快樂?我都怎麼讓自己可以快樂的?」「微笑、平靜、幸福、沒抱怨」等等小確幸,都是怎麼出現在我的生活中的?我是怎麼做到的?!還有啊,「讓我覺得今天最值得的小小事情是什麼呢?原來這些對我這麼重要,是我希望我自己可以這樣活著!」(探尋讓自己覺得活得精彩、有價值的所有小小事物)
第二,與當下的美好共處,停留、沉浸在這一些些美好中。對自己好好說一句謝謝。謝謝自己所做的努力,堅持,與不放棄,或者哪怕那只是不經意所做的事情。跟自己的靈魂說謝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那是從靈魂深處對自己深深的疼惜與感恩。零極限裡的那四句話,不是用嘴巴說出來的,而是與靈魂深度共振,「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這是與自己和解、和好的四句精闢話語。
第三,養成正念覺察的好習慣。聖嚴法師創造禪修的妙法,讓我們有機會透過禪修身心合一,與自己深刻地在一起,成為一個有覺知的人。正念說的就是打開我們的感官,覺察、悅納我們的身與心,成為我們生命的主人。從食禪、行禪,呼吸,身體掃描,內在想法與感受…對覺知到的一切,放下批判,就是去覺知,我覺得這是最關鍵的智慧,於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吃飯的時候吃飯,呼吸的時候呼吸,思考的時候思考,在專注中,知悉自己正在做什麼。這需要長久的練習。對我而言,活在當下的練習是,喜歡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第四,培養書寫好習慣。一般來說,隨著年紀增長,我們的忘性會比記性來的好。除非那些耿耿於懷的東西,不然我們很少會勤勞地、反覆地植入腦海。我們常以為我們是說我們已經知道的東西,其實,更多時候,我們是說了才知道。這也是心理諮商,透過談話,能引導人解決困惑的關鍵。將煩惱,說出來,寫出來,是宣洩,也是整理。更重要的是用什麼樣的概念來整理?有學生跟我說,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原來我煩惱的事情這麼多啊?!當傷疤只是打開,而沒有開啟療癒,是沒有必要打開的。地震後的災民,為什麼高喊著,防餘震、防搶劫,還要防心理師?!若我們以研究之名,行滿足自身好奇為實,罔顧災民的心理健康權益,老是打擾他們,問這個、問那個,又沒有一套完整且夠長期的陪伴策略,那不如不做。
用一些提問,來做書寫的整理,是非常關鍵的轉折。
1. 說了、寫了這麼多,我真正想要說的是什麼?我的目標是?
2. 我真正想要被懂、被了解的是什麼?我內在最渴望滿足的需求是什麼?
3. 我最希望什麼可以開始改變或不一樣?這個不一樣對我的重要是?
4. 老天安排這個挑戰給我,是希望我學會什麼,就可以過關?
5. 我有哪些資源可以運用?(人、物)
6. 現在,我可以開始做一點點什麼?
經由這些提問的整理,讓我們才有機會,從「受害者」的心理位置,轉到「解決問題」的挑戰者心理位置。歡迎你一起來試試。
--------------------------------------------------------------------
作者:林祺堂 心靈魔法師
現任:自由工作者、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