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 破除迷惘之鑰
大學,是很有意思、卻也充滿迷惘的四年。
對大多數的人而言,大學無疑是解放了高中三年挑燈夜戰、痛不欲生的學業壓力,也是邁向自由、充滿喜悅的大道。特別的是,這時候我們邁入十八歲,可以合法騎機車、可以搬到外面居住、有些人可以開始大大方方地談戀愛、可以不用擔心回家的門禁、可以將生活作息整個倒過來再倒過去、可以將三餐化整為一餐、可以連續一個月都只吃夜市的炸雞排過活。
簡而言之,我們擁有了遲來已久的自主權,獲得作自己的自由與權力。
但你賣力(甚至是賣命)去做的這些事,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某一天,當我站在講台上,從彌封的牛皮紙袋裡抽出一疊國文的考卷發給學生時,瞥見作文的題目是:「迷惘的年代。」一拿到考卷之後,看著面露難色、狂咬筆桿的國中生。我相信國中時代的我,肯定是那種為了分數,就算生活明明只有打籃球和寫作業、比螞蟻的作息還要來得規律而沒變化,我還是會寫出一篇關於喪失生活重心、充滿挫折的迷惘內容。
但我真的覺得人生中有過迷惘的時期嗎?
當我站在講台上和學生一起思考這個題目時,有個令我訝異的結果浮上了我的腦海。令我感覺到迷惘的年代,竟然不是國小時要不要將考爛的考卷誠實的交出來、不是國中時要不要把情書交給已經發卡給我無數次的女孩、也不是高三時苦惱著選什麼科系,而是我一直認為充滿快樂和自由的「大學一年級」。
為什麼?
當我上了大學、覺得是個成熟的大人時,卻也只是整個學校裡最菜的一群;
當我覺得自己還只是學校裡最菜的一群時,卻又被告知要盡可能修最多學分、參加最多活動、甚至決定要不要繼續念研究所、要不要轉系;
當我開始搖旗吶喊著要獨立、要做自己時,卻一面還是伸手向家裡拿錢;
當我開始宣誓要重視社會議題時,我卻一方面漸漸與家人疏遠;
當我下定決心要經營人際關係時,才發現只是像分組報告這樣的事都很困難;
當我感覺到該為自己的興趣奮力唸書時,才發現內心還有好多想玩樂的欲望;
當我肯定地向女友保證這週末我完全屬於她時,一面卻擔心著週末都沒回家,該怎麼向爸媽交代。
直到後來,當我發現快畢業了、該努力唸書時,才發現生命的任務不只是學業,還有婚姻、工作,以及尚未認真追尋的生命意義……
於是我又開始說服自己:「大學的重點不在於結果,重點在於過程……」但是我又說不上來這過程中,我到底成長了什麼……
換言之,許許多多的矛盾與衝突,在我一腳踏進大學校園、感知到自己握有自由時,就像陰魂那樣開始伴隨著我。可是我並沒有察覺,只是常常覺得好像做什麼事情都顧此失彼、礙手礙腳。
而且,可惡的而且。
每個人面臨的矛盾或衝突可能都不同,你得用你的生命去戰鬥、去衝撞,才能得到屬於你自己的領悟,或是後悔。我也只能分享屬於我的經驗,因為當我說出一卡車屬於我的價值觀,對你而言並不會有太多的參考價值。
因此,沒有什麼叫做「第一次當大學生就上手」的操作手冊。
但我們可以試著在生活中練習的,就是去「覺察」。
生命的重點不在於完全消除迷惘、矛盾,或衝突,那是不可能的。
重點是,你對自己的行為,有沒有「覺察」?
「覺察」,是你知道自己現在正在做什麼、你為什麼要這樣做、你知道這樣做了之後會有什麼後果、甚至,你也想好了怎麼去承擔這樣的後果。
例如在大一、大二時,最常出現的生活衝突之一就是社團、愛情、人際與課業之間的時間分配。例如,有些人可能在期末考前一天,貿然答應了和朋友去夜唱,結果在拿到慘不忍睹的成績之後才開始搥胸自責。雖然下定決心不再做出如此衝動的行為,但當下一次的期末考成績公佈時,你卻又因為同樣的理由狂毆自己。
為什麼?
你可以試著問問自己:你是這種常常做出讓自己後悔的行為的人嗎?什麼時候你常常做出後悔的決定?做出這樣的決定之後,你會如何應對?是什麼原因讓你自己做出這樣的決定?做這種決定時,你的心情是什麼?如果不做這樣的決定,你擔心會發生什麼事嗎…。
以上述的例子延伸說明,阿桃看著手上奇差無比的成績,懊悔著自己當初怎麼會答應夜唱的邀約。原來,她害怕不答應邀約,別人就會不喜歡她、不再邀約她;她擔心如果不馬上答應,別人就覺得她沒有誠意;在跟朋友有關的事情上,她常常選擇犧牲自己、答應別人的請求。甚至阿桃發現,這一切的擔心害怕,是來自於高中時期一次和摯友鬧翻的經驗……,從那次之後,她再也不敢拒絕別人,以免友情變質……
像這一個決定的背後,其實有好多好多可以更認識你自己的機會,而且當你更了解自己為何常有某種情緒、或者常做出某些行為時,就更能幫助自己避免重蹈覆轍。尤其是在生活中,當你感到迷惘,不知道為何常會出現莫名其妙的情緒、常做出令自己不解的行為,就是去覺察最好的時機了!。
總而言之,覺察是一種認識自己的方式,包括自己的情緒、感覺、自己習慣已久卻未必注意到的重複行為。覺察雖然並非對每一個人都是容易的,但每個人的身上卻也或多或少都有覺察的能力、而且每個人善於覺察的面向也都不一樣。有興趣想要增進覺察能力的你,有空不妨到學校的諮商中心逛逛,不論是預約談話、或者參與中心所主辦的各式活動,相信對於提升自我覺察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
作者:胡展誥
經歷:中輟生輔導教育、北市立中崙高中代理輔導教師兼輔導組長、社會福利機構兒童及青少年團體帶領員
學歷: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
專長:團體輔導、親子議題、青少年議題、自我探索、生涯規劃
對大多數的人而言,大學無疑是解放了高中三年挑燈夜戰、痛不欲生的學業壓力,也是邁向自由、充滿喜悅的大道。特別的是,這時候我們邁入十八歲,可以合法騎機車、可以搬到外面居住、有些人可以開始大大方方地談戀愛、可以不用擔心回家的門禁、可以將生活作息整個倒過來再倒過去、可以將三餐化整為一餐、可以連續一個月都只吃夜市的炸雞排過活。
簡而言之,我們擁有了遲來已久的自主權,獲得作自己的自由與權力。
但你賣力(甚至是賣命)去做的這些事,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某一天,當我站在講台上,從彌封的牛皮紙袋裡抽出一疊國文的考卷發給學生時,瞥見作文的題目是:「迷惘的年代。」一拿到考卷之後,看著面露難色、狂咬筆桿的國中生。我相信國中時代的我,肯定是那種為了分數,就算生活明明只有打籃球和寫作業、比螞蟻的作息還要來得規律而沒變化,我還是會寫出一篇關於喪失生活重心、充滿挫折的迷惘內容。
但我真的覺得人生中有過迷惘的時期嗎?
當我站在講台上和學生一起思考這個題目時,有個令我訝異的結果浮上了我的腦海。令我感覺到迷惘的年代,竟然不是國小時要不要將考爛的考卷誠實的交出來、不是國中時要不要把情書交給已經發卡給我無數次的女孩、也不是高三時苦惱著選什麼科系,而是我一直認為充滿快樂和自由的「大學一年級」。
為什麼?
當我上了大學、覺得是個成熟的大人時,卻也只是整個學校裡最菜的一群;
當我覺得自己還只是學校裡最菜的一群時,卻又被告知要盡可能修最多學分、參加最多活動、甚至決定要不要繼續念研究所、要不要轉系;
當我開始搖旗吶喊著要獨立、要做自己時,卻一面還是伸手向家裡拿錢;
當我開始宣誓要重視社會議題時,我卻一方面漸漸與家人疏遠;
當我下定決心要經營人際關係時,才發現只是像分組報告這樣的事都很困難;
當我感覺到該為自己的興趣奮力唸書時,才發現內心還有好多想玩樂的欲望;
當我肯定地向女友保證這週末我完全屬於她時,一面卻擔心著週末都沒回家,該怎麼向爸媽交代。
直到後來,當我發現快畢業了、該努力唸書時,才發現生命的任務不只是學業,還有婚姻、工作,以及尚未認真追尋的生命意義……
於是我又開始說服自己:「大學的重點不在於結果,重點在於過程……」但是我又說不上來這過程中,我到底成長了什麼……
換言之,許許多多的矛盾與衝突,在我一腳踏進大學校園、感知到自己握有自由時,就像陰魂那樣開始伴隨著我。可是我並沒有察覺,只是常常覺得好像做什麼事情都顧此失彼、礙手礙腳。
而且,可惡的而且。
每個人面臨的矛盾或衝突可能都不同,你得用你的生命去戰鬥、去衝撞,才能得到屬於你自己的領悟,或是後悔。我也只能分享屬於我的經驗,因為當我說出一卡車屬於我的價值觀,對你而言並不會有太多的參考價值。
因此,沒有什麼叫做「第一次當大學生就上手」的操作手冊。
但我們可以試著在生活中練習的,就是去「覺察」。
生命的重點不在於完全消除迷惘、矛盾,或衝突,那是不可能的。
重點是,你對自己的行為,有沒有「覺察」?
「覺察」,是你知道自己現在正在做什麼、你為什麼要這樣做、你知道這樣做了之後會有什麼後果、甚至,你也想好了怎麼去承擔這樣的後果。
例如在大一、大二時,最常出現的生活衝突之一就是社團、愛情、人際與課業之間的時間分配。例如,有些人可能在期末考前一天,貿然答應了和朋友去夜唱,結果在拿到慘不忍睹的成績之後才開始搥胸自責。雖然下定決心不再做出如此衝動的行為,但當下一次的期末考成績公佈時,你卻又因為同樣的理由狂毆自己。
為什麼?
你可以試著問問自己:你是這種常常做出讓自己後悔的行為的人嗎?什麼時候你常常做出後悔的決定?做出這樣的決定之後,你會如何應對?是什麼原因讓你自己做出這樣的決定?做這種決定時,你的心情是什麼?如果不做這樣的決定,你擔心會發生什麼事嗎…。
以上述的例子延伸說明,阿桃看著手上奇差無比的成績,懊悔著自己當初怎麼會答應夜唱的邀約。原來,她害怕不答應邀約,別人就會不喜歡她、不再邀約她;她擔心如果不馬上答應,別人就覺得她沒有誠意;在跟朋友有關的事情上,她常常選擇犧牲自己、答應別人的請求。甚至阿桃發現,這一切的擔心害怕,是來自於高中時期一次和摯友鬧翻的經驗……,從那次之後,她再也不敢拒絕別人,以免友情變質……
像這一個決定的背後,其實有好多好多可以更認識你自己的機會,而且當你更了解自己為何常有某種情緒、或者常做出某些行為時,就更能幫助自己避免重蹈覆轍。尤其是在生活中,當你感到迷惘,不知道為何常會出現莫名其妙的情緒、常做出令自己不解的行為,就是去覺察最好的時機了!。
總而言之,覺察是一種認識自己的方式,包括自己的情緒、感覺、自己習慣已久卻未必注意到的重複行為。覺察雖然並非對每一個人都是容易的,但每個人的身上卻也或多或少都有覺察的能力、而且每個人善於覺察的面向也都不一樣。有興趣想要增進覺察能力的你,有空不妨到學校的諮商中心逛逛,不論是預約談話、或者參與中心所主辦的各式活動,相信對於提升自我覺察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
作者:胡展誥
經歷:中輟生輔導教育、北市立中崙高中代理輔導教師兼輔導組長、社會福利機構兒童及青少年團體帶領員
學歷: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
專長:團體輔導、親子議題、青少年議題、自我探索、生涯規劃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