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2013與前進2014
又是新的一年,2013曾發生了什麼是你印象深刻的?又有什麼時刻或經驗是你很喜歡那樣的自己?歲末年終之際,也許可以回憶一下自己這一年的種種。也許可以將自己當成一則故事的角色,並為這人物或情境命名。因為有了命名,所以更能知道自己的定位,也能昂首闊步面向新的生活。
我為自己命名的是「受苦卻不放棄的冒險者」。「受苦卻不放棄」是因為有想完成的夢想,有在乎的價值,所以面對挫折可以不放棄,依然前進。「冒險者」則是自己勇於嘗試踏出舒適圈,見識以前不曾接觸過的人與事,向眾生學習。在過程中面對未知,當然有好好的害怕一番,同時,也又好好的敞開自己,繼續學習與前進。(參考《做自己還是做罐頭》書中的並存練習)
另外,在2013最後一日的早晨趕往教室的路上,一個異於我的聲音從腦海中出現。
這陣子考慮著研究所報考如何分配。哪些比較可能上,哪些又是機率不大但我很想讀的。我沒能很瞭解怎麼選擇,也沒很瞭解剩下的時間中該如何運用。計算著C/P值,就像許多一路念名校的學生一樣,我們做事總稱斤論兩,鮮少願意冒一場風險。
「我不這麼想的。考上與沒考上對你未來有何分別?你畫了一條明確的線,在26歲前要能唸到心理所……你想了許多其餘的選擇,那些是可能發生的,到時候你便能應對。而現在對你來說,準備考試但沒考上,至少你會更加瞭解這樣準備可以到達怎樣的程度。考完之後結果如何,你會能夠選擇。」
這似乎是一個真實的解答,解答了我因為擔心考不上而想放棄的心。但我到晚上卻忘了這段話的內容,只留下這段話的重要感。所以,我想既然”他”能跟我說話,沒道理我不能跟”他”說。於是我感謝”他”帶來的訊息,如果可以希望能夠想起話的內容……。
2014的第一天起床前半小時,依慣例我坐在床上看書—《擁抱不完美》。雖然之前看過一遍,但這次隨手翻翻兩篇看到了些幾個月來發生過的事。
「只有受過傷的醫生才會療傷」,書中引用榮格在他自傳《回憶.夢.省思》的一句話。看完兩則不同的故事後,我想既然有些發生在外在的事件來自於內在,那代表內在是有資源的。「如果那資源已在我心中形成了人格,會說現在的我需要什麼?」我閉起了雙眼沉思……。
當我有意識時,我已穿越過內在世界的天空與雲層、下降到一個廣大的丘陵草原。在斜坡低處,我選擇走向坡頂大樹下方,尋找那個可以啟發我的人。當來到坡頂,我向著大樹走去,卻絲毫沒有前進的跡象。我想這棵樹一定很大,也很有年紀……。但我還是走著,並認為有前進了些,即使那前進比例可能短短的。這時,我聽見另一個異於我和昨日聽見的聲音:「在這裡所有遠處的東西會很大,近處的東西反而很小……。」
很快地,我辨識出這聲音是宮崎駿動畫「心之谷」的片段。我又回過神來。我思索著這句話到底想說什麼,但潛意識再度超前了理智,送了那片段的動畫畫面與故事結尾給我。
動畫中,女孩希望成為小說家,而當時所認識男孩家中的爺爺,願意當小女孩作品的第一位讀者,因而鼓勵女孩盡力在期限前寫完給他。記得,小女孩很認真的寫了好幾個禮拜,做最後的衝刺,卻又因為自己文思枯竭而感到煩悶。在學校有空時構思,夜裡則在書桌前寫著。那橘黃色的檯燈,和外面的黑夜形成強烈對比。彷彿可以從窗戶上看見自己的倒影。一顆小小卻熱誠的心,就像那光線色澤一樣溫暖感人。
而最後女孩拿出作品給老爺爺看時,擔心爺爺不知道會說些什麼評語。爺爺說這是一篇好故事,但女孩卻哭了:「騙人,我知道它結尾沒有很好,我知道自己沒有做的很好……。」雖然我忘了老人當初說了些什麼,但似乎是說這就是現在的你,我在故事中看到你的日常縮影,也看見你想成為小說家的熱情。也許可能也沒說什麼,只是好好的擁抱並拍拍女孩的背,「我知道,我知道……。」
究竟這兩次潛意識想表達什麼?我想我能明白幾分道理。
我們不需要做到完美才算成功,我所需要的是一個盡力完成一件真心所愛目標的經驗。那過程將會有很多累積,不論是情緒上或是知識上,我將有好好用心活著。因為有好好活著,所以過程中受苦卻不放棄。而當結果出來,我可以開心大笑,也可以像女孩一樣大哭一場,都很好。人因為有好好活著,所以學習,所以成長,所以受傷,所以能夠一再有彈性站起來,面對接下來的人生。
有時候在我們意識到自己有能力或是會找資源前,我們已經在做了。因為有好好活著,有接納生命的本來樣貌,也接納自己會喜歡或不喜歡什麼,我們的內在資源就這麼累積。一個烹調老手不需要看著菜單,他能信任自己的潛意識自由發揮,讓自己用心準備。
後記:
-
內在,我們反思檢驗生活,並從中學習與認識自己。外在,我們好好活著,將之前所學實踐出來,並從過程與結果學習。反思與實踐,實踐與反思,人在這交互來回中不斷成長。
-
好友說電影中老人那時是這樣說的:「那個故事就像原石,雖然很粗糙,但還是可以看到它未來磨過之後的價值。」
----
作者:吳秉原/清華大學學生、諮商中心義工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