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憂鬱症個案的兩不兩要
憂鬱症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廿一世紀的三大疾病,台灣政府與民間也開始正視憂鬱症可能帶來的影響,在這幾年間積極從事宣導與教育的工作,期望社會大眾對憂鬱症能有正確的認識,進而用正向的態度面對這些個案。然而在筆者面對家屬或從事演講的過程中,發現一般人對憂鬱症仍有錯誤的觀念與迷思,甚至產生對這些個案的歧視與誤解。
除了極少數的生理遺傳性憂鬱症外,大部分的個案都有明顯的心理誘發因素,如親人死亡、與伴侶分離、歷經重大創傷等等。一般人在經歷這些壓力事件後,或多或少都會出現憂鬱的正常情緒,但其中大部分的人可以藉由時間的力量漸漸復原,因此社會大眾對於無法走出陰影的憂鬱症個案,便容易出現一些類似「想不開」、「沒有用」的責難。
為什麼面對同樣的事件,有些人可以自行復原,但有些人卻會轉為憂鬱症?目前在醫學上仍無確切的定論,但認為應該跟遺傳與個性有關;無論因素為何,當個案從正常的憂鬱情緒轉為異常的憂鬱症時,便需要專業的協助,很難自行恢復正常。因為這時候已經成為病症,而非一般性的情緒管理。
憂鬱症個案在治療過程中,周遭親友的社會支持力量相當重要,但由於大家對於憂鬱症的認識仍是一知半解,因此常會出現不恰當的互動與溝通,反而導致個案的病情更加惡化。筆者綜合專業理論與臨床經驗,建議親友在面對憂鬱症的個案時,務必把握「兩不兩要」的原則。
兩不
「兩不」是「不要叫他想開一點」與「不要告訴他會很快好起來」。很多人在面對憂鬱症個案時,最常說的便是「想開一點,心情就會好起來」之類的話,說話的人並無惡意,但對於憂鬱症個案卻是不可承受的重。我們不會跟感冒的病人說「想開一點,就不會再咳嗽了」,因為我們知道咳嗽是他無法控制的「症狀」,與「想開一點」並無關係;同樣的對憂鬱症個案而言,憂鬱情緒與行為就是他無法控制的「症狀」,與「想開一點」也沒有關係。但如果周遭的人一直用這樣的話「鼓勵」他,個案只會進一步產生自責,責怪自己為什麼沒辦法「想開一點」,反而讓憂鬱的情緒更嚴重。
而「不要告訴他會很快好起來」的原因,是因為憂鬱症在治療過程中常會時好時壞,連資深的專業人員都無法完全掌握病情。如果一味地向他「保證」會很快好起來,但實際復原的進度卻不如預期,或是病情出現起伏變化,都會造成個案的心理負擔,讓個案認為自己已經無藥可救,甚至產生放棄治療的念頭。
兩要
在瞭解並避免「兩不」後,我們要對個案做的是「兩要」,第一是「要告訴他我們知道他也不願意自己這樣,這些情緒不是他可以控制的,我們瞭解他的無助與痛苦」,再來是「要告訴他在治療的這段期間內,我們會一直陪伴在他身邊支持他」。
「第一要」就是一般所謂的同理心,讓個案感覺有人瞭解他,這樣他比較不會產生自責與孤獨感;當人感覺到「自己被瞭解」時,情緒通常得以漸漸緩和。
「第二要」則是讓個案除了被瞭解外,還能感受到被關懷。憂鬱症的治療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而過程中病情常出現起起伏伏,因此特別需要周遭的社會支持力量,陪伴個案走過這段時間。
這類的保證性話語,能讓個案感到安心,知道無論自己面臨到任何困難或瓶頸時,都可以找到協助與慰藉的對象。如此的心理穩定力量,對治療有相當正向的幫助。
在認識到面對憂鬱症個案的「兩不兩要」後,相信大家往後在接觸類似的狀況時,更能夠瞭解並同理他們內在的需要,也可以說出真正可以鼓勵而非傷害他們的話,進而協助他們走出憂鬱的黑暗世界,迎向外界的光明大道。
作者:張純吉臨床心理師
現任:竹東榮民醫院精神科兼任臨床心理師,臺灣大學/台北科技大學兼任輔導教師,明基友達集團新人訓特約講師,新竹生命線員工協助方案特約諮商師,鉅微管理顧問公司特約講師,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講師,新竹縣市家暴暨性侵害處遇專業人員,台灣心靈健康資訊協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