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不是你的生活~談自我認同
- 案例一:「我(小文)不知道為什麼,雖然唸這個科系沒有不好,也沒有遇到什麼阻礙,但是好像總是找不到快樂的感覺,當年就是對於未來沒有想法,所以就聽著父母的建議,來唸這個科系了,原本以為不排斥,或許念了之後我就可以慢慢喜歡上這個科系,但是我發現我好像沒辦法,反觀其他朋友,看他們好像唸得非常快樂,我都不太清楚這到底是不是我想要的了…
- 案例二:「我(小華)對於自己的評價常常過低,即便身邊的人都不斷的說已經很好了,靜下心來,發現自己想要學的還很多,什麼都想知道、什麼都想做好,主動嘗試許多事情…這樣追求完美的心態背後,我發現原來我一直很自卑,同時我的思考很負面、很害怕失敗,也常常一直拿別人的優點跟自己的缺點比較,遇事容易退縮,覺得別人都比較好、比較強,我希望自己能自信一些,展現自己拿手的地方…」
- 案例三:「我(小安)其實沒想過我未來要做什麼,只是最近正好在準備考研究所,這是我家人對我的期待,但是我其實很討厭唸書,卻從來沒有對他們說過這件事,而且其實我也於心不忍,每次看到他們向親朋好友炫耀我的學業成就時,我就會覺得有一種複雜的感覺,我看到他們開心,我當然也跟著開心,可是我卻一直在做著我不喜歡做的事情去讓他們開心,你能夠體會這種感覺嗎?而且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一做,就是做了二十幾年…我從來都不是我自己生命的主人」。
※案例修改自清華大學解憂雜貨店之學生提問
上述案例,讓你想到了什麼?這些劇情或許也是你我所熟悉的、我們每天都上演的生活情節。我們多半習慣聆聽來自父母的聲音、家人的期待,以及他人、社會的標準,生活的頻率與節奏也常追隨他人的腳步而前行,但卻也在這樣的過程中,忘了停下腳步,傾聽自己內在真實的聲音,而自我的樣貌,也在追逐他人的標準下逐漸的模糊,甚至可能持續陷入持續與他人的比較之下,擾亂也迷失了自我的步伐。
生命的權柄原是握在我們的手裡,卻在不斷的社會化與長大的過程中,慢慢將生命的主導權釋出,追逐他人的標準與認可,代價卻是更多的他人標準與不斷架高的期待,學歷與成就為的是取得更高的社會評價,於是,唸書成為了配戴自我的徽章,彰顯的是社會認可的光環。
或許,自己感到快不快樂、滿不滿足、幸福不幸福,是另外一個回應生命的答案,因為最終,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的,還是自己,而不是那個他、那個他們…。因此,如何能夠認識自己、找回自己,會是成為自己生命主人的重要部分。本文,我們將談談何謂自我認同這個主題。
一、自我認同
每個人都有屬於對於自己的看法與評價,自我認同就是一個人對於自我價值的評量,我們可能會知道自己在某些部分很擅長,而某些部分則表現較弱,我們也可能喜歡或者討厭自己的某些部分,類似這些點點滴滴的經驗,將累積出對自我的看法與印象,日積月累就成為了我們的自我評價,也就是自我的認同感,亦即:「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回答的是關於:「我是~」的問題。
心理學家Erikson嘗試以心理社會發展階段論來回答認同的形成,同時指出青少年最重要的發展任務就是「自我認同」,尋找自我認同乃透過不斷的去面對與嘗試解決「發展危機」的過程,逐漸凝聚對自我的看法,並且朝向健康的人格發展。嘗試過程中,有些嘗試成功、有些嘗試失敗、有些嘗試差強人意、有些嘗試的成敗則見仁見智,這些成敗可能來自個體自身的潛力與限制,又或者來自環境的型塑與機運,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生大大小小的抉擇與經歷,終究會環環相扣、累累相疊,逐漸形成個體的自我認同(雷庚玲,1999)。
隨後,Marcia於1966根據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為基礎,針對個人在社會中的心理發展階段,提出了一些見解,分別是:
-
迷失型認同(認同失敗者、辨識混淆):迷失型認同者,是指在未經探索下,不清楚自己的定位與渴望是什麼,他們可能經歷探索也可能沒有,但並未投入承諾,因而在追尋自我認同的歷程上,對職業選擇等各方面的問題,尚未認真地去思考過,對未來的一切尚未找到自己的方向。
-
未定向型認同(尚在尋求者、辨識遲緩):未定向認同者,是指正在探索中,但尚未確定自己的定位與渴望是什麼,也尚未承諾投入。他們尚不能決定那些對他很有吸引力的工作或信念與父母的期望、社會的需求及個人的能力如何取得平衡。這類型代表典型的學生,對於自己所修讀的學科、對異性的交往等,均保持暫時性態度。
-
早閉型認同(他主定向、提早成熟者、辨識預定):早閉型認同者,是指未經探索,卻將別人的認同內化成自己的認同。他們未經歷過探索階段,但以別人期望的選擇承諾投入,亦即,他們不曾主動追尋自我認同,但是已經確定未來的方向。此類學生在自我發展上雖沒有統合危機的問題,但因其缺乏自我導向,未來的發展未必順利。
-
定向型認同(自主定向、認同成功者、辨識有成者):定向型認同者,是指經歷過探索,並在某種職業或信念上做了選擇而後承諾投入。此一類型代表社會發展成熟的學生,他們不但主動追尋自我認同,也肯定了自己將來從事的職業,在生活定位上也都有了定著。
在案例一,小文對於自己並未有清晰的未來藍圖,所以在情急之下,聽從了家人的建議與期待,做為自己的生涯定向,但隔了一段時間後,卻也發現自己其實對這個科系並不是太感興趣,因而感到困擾;又或者許多人的未來方向乃由家裡所決定、繼承家裡的產業而成為自己的職業方向,我們會聽到類似的對話:「我不知道我畢業後要做什麼,我爸媽是公職人員,他們覺得公職有保障,所以我就去報考公職」、「我們家就是開公司的,所以我理當回去接管家裡的事業,這也一直是我從小就在訓練的」,這些例子如同Marcia提到的早閉型認同,處於這樣的狀態下,常會有一種很詭異的感覺,有時候覺得自己的價值似乎得透過他人肯定來滿足,有時候覺得自我的價值需要透過滿足別人的期待來證明,似乎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究竟想要什麼。
案例二的小華,對於自我的看法是負向的、覺得自己不夠好,雖主動嘗試,但對自己的信心低落,以致於無法堅持到底,導致自我的混亂與不安,雖看來是未定型認同,但小華對於自我的負面看法常影響到小華的嘗試,或許可以進一步探索與瞭解其內在心理狀態,藉以增進小華的自我信心與效能感。
另外,案例三的小安,雖不確定自己想做什麼,但他知道自己其實很討厭唸書,可能大家會有雷同的想法是「不喜歡唸,就不要唸了啊,唸得這麼痛苦做什麼?」筆者認為小安也許知道可以有這樣的選擇,但他發現雖然是在做著自己很討厭的事情,但這件事情卻能夠讓家人感到快樂、有榮譽感,對他來說,這似乎是持續唸下去的原因,跟上述的案例一有些雷同的部分,他們都是在不清楚自己想要做些什麼的情況下,以他人的期待做為現階段的任務。
透過Marcia的觀點,可以看到為什麼我們總是會在生活中產生困擾,這個觀點只是提供了我們一個歷程性的結論。事實上,我們難以切斷或隔絕他人對我們的影響,打從一出生,我們就與「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社會學家Cooley提出「鏡中自我」的概念,亦即說明我們在社會化過程中,會把別人當作一面鏡子,自我的意識會從別人對自己的反映中而建立,但畢竟,我們仍就是自己生命的主導者,而發展任務,即是努力的在他人的期待與自己的渴望間取得平衡的過程。
二、由偶像劇「惡作劇之吻」談自我認同
回想起多年前的一部台灣偶像劇「惡作劇之吻」,劇中主要以男女主角的親密關係為主軸,家庭關係為分支,展開故事發展。男主角(鄭元暢)飾演江植樹,長得高挑清秀,家父是個白手起家的董事長,家母是個賢淑的家庭主婦,然而男主角從小就聰穎過人,因此家父對於男主角的未來,充滿期待,一心期望將男主角栽培長大後,可以繼承家業;另一方面,即便家中還有一個弟弟,但因家母從小就期待可以生出一名女兒與自己做伴,因此對於男主角的婚姻有許多的期待,其中,女主角(林依晨)飾演相原琴子,是自己屬意的媳婦,也就不停的在男主角生活中湊合兩位,只要有其他人想接近男主角,勢必會被家母阻攔。
家境好、長得又高又帥,可謂人人稱羨「高、富、帥」經典代表,多半是所謂的人生勝利組,只是誰也沒想到,男主角似乎過得不是很快樂,並不像多數的人生勝利組一樣的沒太多的困境;在職涯上,男主角一直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甚麼,因此不斷的扮演一個乖小孩的角色,聽從家父的安排,順應而行,一如Marcia所談到的早閉型認同,在情感上,男主角同樣不太清楚自己喜歡的對象是什麼樣子,因此對於所有女生都表現的一概毫不在意。
直到遇見了女主角以及遭逢一些經歷後,男主角逐漸意識到自己其實是想要成為醫生的,但卻不知道如何去向家父表明,畢竟從小,男主角就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孩子,不太確定此時此刻是否有勇氣去向家父提出自己的想法;而在情感上,意識到自己其實也是喜歡女主角的,但若向家母承認喜歡女主角,似乎就擺脫不了家母一直以來對於自己的期待與控制,對於家父與家母的矛盾(想要扮演一個好小孩的角色卻又不想繼續受控),男主角在劇中有著鮮明與印象深刻的演出,而過程中,因家父的重病,致使男主角決定繼承家業,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家父的病情好轉,也才是符合家父的期待,不過男主角在繼承家業的過程中,似乎也更加理解到「我並不適合,也不喜歡做這份工作」,某個程度上來說,就像是Marcia提到的定向型認同,在探索後,才更加確知自己喜不喜歡、適不適合,因此在家父痊癒後,男主角在與家人經過一番商討後,也決定回到自己所嚮往的醫學系,繼續完成學業;而在情感方面,既不想被家母的掌控慾給控制了,但又不想違背自己喜歡女主角的心意,因此男主角選擇用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家母期待的方式,去表達自己對女主角的喜歡,男主角幫助自己在這種掙扎的過程中,找到一個讓自己內心安定的方式去擇其所愛。
而女主角(林依晨)呢?在劇中飾演一位癡情少女,從讀書時代就不斷的迷戀男主角,不管男主角是否對自己有意思,只要自己做的任何一件小事,能夠讓男主角開心,就認為是非常值得的一件事情,若是做出來的行為,讓男主角不以為然,可能就會失落無比,想盡辦法的再搏得男主角一笑,儘管身邊周遭的人已經察覺到女主角的世界裡似乎只為男主角而轉,女主角卻也依舊不放棄,因此當男主角在劇中曾經表示要娶她人的時候,女主角產生了很長一段的空虛感與落寞,開始懷疑自己過去所做的付出與努力,到底是為了什麼?如果沒有了男主角的世界,自己還能做些什麼?女主角似乎把全部的重心放在男主角身上,也期待透過男主角對自己的關注,來認定自己的努力與付出是值得的,這樣的混沌狀態,持續了好長的一段期間,女主角也曾嘗試過藉由愛上另一個人,來忘記男主角,但是發現並不是那麼容易。
故事的最後,因為男主角的回心轉意,才讓女主角脫離了這種混沌狀態,雖然看起來,女主角並沒有擺脫將心力全盤投注在男主角身上的狀態,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是因為男主角回應了女主角的期待,所以女主角在這場自我的拉扯中,獲得救贖,只是筆者也好奇,這樣的故事情節,發生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的機率有多少呢?如果今天女主角得不到男主角的回應,女主角是否就只能不斷的在自我掙扎中拉扯著?
「一個人的價值,是覺得自己有用,並且快樂;因為對自己的認同,因而感到快樂、有價值」;
「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自己如何定義自己,我們怎麼定義自己,決定了自己存在的價值」。
在華人文化的集體與順從教養下,我們習慣維繫家族連結、滿足家人或他人期待,逐漸消除自我主體性,他人的眼光似乎成為定義自我價值存在的方式;你/妳是否也有類似的感受,對於生活是否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如果有,不妨試著停下腳步,先感受一下自己的感覺,此時此刻的你/妳是否快樂、滿意,如果不滿意,是否能先換個角度看看自己發生了什麼事?如果能有重新選擇或者讓自己滿意的辦法,那會是什麼?該怎麼做?提供這些步驟,讓大家參考看看。
最後,送給大家一首歌《不想再失去你》,來自謝震廷2018年發行專輯曲目之一,謝震廷自獲得最佳新人獎後,高度的外在肯定所帶來的並非自我肯定,而是一連串的倍感壓力、自我質疑與迷失,低迷沈寂多年,最終在2018發行了這張專輯,其中這首歌曲,透露內在與現實自我的互相對話,傳遞出個人難以切割、互相拉扯、糾結的感觸,期許大家都能夠時時刻刻保持與自我對話,傾聽自己最真實的聲音,找回自己。
不想再失去你
作詞:謝震廷
作曲:謝震廷
假若你 還有機會可以 再選擇回頭 你願不願
作詞:謝震廷
作曲:謝震廷
假若你 還有機會可以 再選擇回頭 你願不願
對自己 透明澄澈的心 虔誠地懺悔 你能不能
閉上眼 我看不見 你留下了誰
能獨自面對 未來沒有你的漫漫長夜
你真的不在乎了嗎 你真的無所謂了嗎
在你心裡面 那從未妥協的絕對
聽我說 聽我說 我想要告訴你
我還在 還在這 在這裡等著你
不要放棄 不要離去 我會陪你
唱著你 唱著你 深陷低幽的心
你還在 在這裡 就住在我身體
我要好好的活著 我不想再失去你
假若我 還有機會 可以 勇敢地向前 你能不能 張開眼
你看不見 我流下的淚 那是黑夜 那是永無止盡的漫漫長夜
我真的不在乎了啊 我真的無所畏了啊
反正心裡面 只剩絕對的妥協
看見自己 怎麼看見自己
只看見水流湍急 淹沒我的美麗願景
放過自己 怎麼放過自己
放下是無我的終極 還有誰敢自詡
聽我說 聽我說 我想要告訴你
我還在 還在這 在這裡等著你
不要放棄 不要離去 我會陪你
唱著你 唱著你 生與死的距離
你還在 在這裡 住在我身體
我會好好活著你
我不想再失去你
不想再失去你 不想再失去你
不想再失去你 不想再失去你
不想再 遙望自己
參考文獻
-
Marcia, J. E. (1966).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identity stat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5), 551-558.
-
陳嘉陽(2012)。教育概論(上冊)。台北:教甄策略研究中心。
-
雷庚玲(1999)。Erikson之心理社會階段理論於921震災後兒童心理復健之應用。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4),93-128。
----
作者:林子平 實習諮商心理師
學歷: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諮商學系碩士班
專長:關係議題、自我探索、生涯議題、性別議題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