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學生溝通
如何與學生溝通
當你因為孩子或學生的問題而感到困擾時,不妨想想:「誰有問題」、「誰的問題」、「誰的目的沒達成」,以下將介紹一些與學生溝通的方法。
釐清這是誰的問題~如何釐清問題所有權
「父母效能訓練」的創始人Thomas Gordon博士說明「如何釐清問題所有權」的原則,也可運用於「老師輔導效能訓練」上,其原則如下:
1.當學生的需要不能獲得滿足時,是學生有問題,由於學生的行為不會妨礙老師,所以不是老師的問題,而是屬於學生自己處理的範圍,例如:學生與同學朋友間的人際問題。
2.學生使自己的需求獲得滿足的同時,他的行為並不妨礙老師,所以在師生關係上是沒問題的。
3.學生使自己的需要獲得滿足,但是同時也妨礙到老師時,這就是老師的問題了。
(一)當學生擁有問題時
幫助學生尋求解決方法,但不是給予忠告,也不是替學生解決問題。此過程包含五個步驟:
1.了解和澄清問題:運用反映式傾聽的技巧
2.運用腦力激盪術
---1)讓學生假設問題不在自己,而在朋友身上,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2)運用角色演練的技巧。
---3)提出建議,以開放式問句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法。
3.評估所提出的方法
4.選擇一個解決辦法
---1)以開放式問題來澄清學生所選擇的理由
---2)幫助學生了解這個方法所能產生的結果
---3)除非情況急迫,否則行動的選擇權應由學生全權處理
5.承諾和設定評估的時間
---1)尋求解決辦法所要求的是對行動的肯定承諾,必須要求學生在一段時間(三、四天至一個星期)去做雙方同意的解決方案。
---2)如果學生的解決方法沒有見效,也不要提供自己的做法,而是應該讓他自己決定是否繼續進行計畫,或是改變計畫,或是選擇其他方案。
---3)改變是漸進的,不是一蹴可及的。
(二)當老師擁有問題時
1.判斷的最佳線索
---1)內心感到困擾、挫敗、憤怒、無法接受學生的行為。
---2)對於學生的表現行為感到緊張不安。
2.傳統的解決途徑
---1)試圖直接改變、糾正學生的行為
---2)試圖改變外在環境
---3)威脅恐嚇以改變學生的行為
---4)改變自己的想法
3.無效的溝通方式
---1)命令、指揮
---2)警告、恐嚇、威脅
---3)忠告、訓誡
---4)提供建議、解決辦法
★這些談話方式所造成的後果是:致使學生抗拒大人、讓學生誤以為老師當他是傻瓜、讓學生覺得老師不顧及他的需求、讓學生覺得有罪惡感、刺傷學生自尊心、致使學生層層武裝自己、激發學生攻擊老師的念頭。
★因為這種談話方式在有意無意間告訴學生,你已替他想好了解決的辦法,這樣做是在剝奪學生設身處地為老師著想的機會。久而久之,學生根本無從學習如何去體諒別人和如何負責任。
有效的溝通方式
1.我訊息是師生或親子之間常可運用的有效方式之一。
2.字首以你字開始的話語,難免掉落下列貶損學生的陷阱裡。
---1)判斷、批評、指責
---2)嘲笑、羞辱
---3)解釋、分析、診斷
---4)教誨、訓誡
3.如何使用我訊息: 我訊息強調對學生行為本身的感受,而非對自己或學生個人的感受。
---1)應強調行為本身,表示不愉快應針對某一特定行為而言。
---2)應針對本身的感受來加以描述,應了解實際上不是行為本身使自己不快,而是行為的後果使自己別人或學生覺得不舒服。
---3)實施我訊息的三個步驟:「當…我覺得…因為」
-----描述自己覺得困擾和不安的行為
-----陳述自己對行為可能後果的感受
-----陳述後果
---4)我訊息也是一種友善的、尊重的、誠實的溝通情感的方式,因此非語言的表達也很重要。
師生的雙贏策略包含六個步驟
1.利用反映傾聽來了解和澄清學生的情緒和感受。
2.與學生共同尋找各種可能解決方法。
3.列出並評估這些方法。
4.決定一種最適合的方法。
5.獲取一致的承諾。
6.追蹤評估實行後的效果。
(三)雙贏策略有何優點
1.讓學生表現解決問題的能力
2.讓學生發展了深具創意的思考能力
3.少了敵意,多了愛意
4.減少權力的需求
5.相信學生是有能力的
--------------------------------------------------------------------
摘錄自導師資源手冊~清大諮商中心94年3月編印
當你因為孩子或學生的問題而感到困擾時,不妨想想:「誰有問題」、「誰的問題」、「誰的目的沒達成」,以下將介紹一些與學生溝通的方法。
釐清這是誰的問題~如何釐清問題所有權
「父母效能訓練」的創始人Thomas Gordon博士說明「如何釐清問題所有權」的原則,也可運用於「老師輔導效能訓練」上,其原則如下:
1.當學生的需要不能獲得滿足時,是學生有問題,由於學生的行為不會妨礙老師,所以不是老師的問題,而是屬於學生自己處理的範圍,例如:學生與同學朋友間的人際問題。
2.學生使自己的需求獲得滿足的同時,他的行為並不妨礙老師,所以在師生關係上是沒問題的。
3.學生使自己的需要獲得滿足,但是同時也妨礙到老師時,這就是老師的問題了。
(一)當學生擁有問題時
幫助學生尋求解決方法,但不是給予忠告,也不是替學生解決問題。此過程包含五個步驟:
1.了解和澄清問題:運用反映式傾聽的技巧
2.運用腦力激盪術
---1)讓學生假設問題不在自己,而在朋友身上,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2)運用角色演練的技巧。
---3)提出建議,以開放式問句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法。
3.評估所提出的方法
4.選擇一個解決辦法
---1)以開放式問題來澄清學生所選擇的理由
---2)幫助學生了解這個方法所能產生的結果
---3)除非情況急迫,否則行動的選擇權應由學生全權處理
5.承諾和設定評估的時間
---1)尋求解決辦法所要求的是對行動的肯定承諾,必須要求學生在一段時間(三、四天至一個星期)去做雙方同意的解決方案。
---2)如果學生的解決方法沒有見效,也不要提供自己的做法,而是應該讓他自己決定是否繼續進行計畫,或是改變計畫,或是選擇其他方案。
---3)改變是漸進的,不是一蹴可及的。
(二)當老師擁有問題時
1.判斷的最佳線索
---1)內心感到困擾、挫敗、憤怒、無法接受學生的行為。
---2)對於學生的表現行為感到緊張不安。
2.傳統的解決途徑
---1)試圖直接改變、糾正學生的行為
---2)試圖改變外在環境
---3)威脅恐嚇以改變學生的行為
---4)改變自己的想法
3.無效的溝通方式
---1)命令、指揮
---2)警告、恐嚇、威脅
---3)忠告、訓誡
---4)提供建議、解決辦法
★這些談話方式所造成的後果是:致使學生抗拒大人、讓學生誤以為老師當他是傻瓜、讓學生覺得老師不顧及他的需求、讓學生覺得有罪惡感、刺傷學生自尊心、致使學生層層武裝自己、激發學生攻擊老師的念頭。
★因為這種談話方式在有意無意間告訴學生,你已替他想好了解決的辦法,這樣做是在剝奪學生設身處地為老師著想的機會。久而久之,學生根本無從學習如何去體諒別人和如何負責任。
有效的溝通方式
1.我訊息是師生或親子之間常可運用的有效方式之一。
2.字首以你字開始的話語,難免掉落下列貶損學生的陷阱裡。
---1)判斷、批評、指責
---2)嘲笑、羞辱
---3)解釋、分析、診斷
---4)教誨、訓誡
3.如何使用我訊息: 我訊息強調對學生行為本身的感受,而非對自己或學生個人的感受。
---1)應強調行為本身,表示不愉快應針對某一特定行為而言。
---2)應針對本身的感受來加以描述,應了解實際上不是行為本身使自己不快,而是行為的後果使自己別人或學生覺得不舒服。
---3)實施我訊息的三個步驟:「當…我覺得…因為」
-----描述自己覺得困擾和不安的行為
-----陳述自己對行為可能後果的感受
-----陳述後果
---4)我訊息也是一種友善的、尊重的、誠實的溝通情感的方式,因此非語言的表達也很重要。
師生的雙贏策略包含六個步驟
1.利用反映傾聽來了解和澄清學生的情緒和感受。
2.與學生共同尋找各種可能解決方法。
3.列出並評估這些方法。
4.決定一種最適合的方法。
5.獲取一致的承諾。
6.追蹤評估實行後的效果。
(三)雙贏策略有何優點
1.讓學生表現解決問題的能力
2.讓學生發展了深具創意的思考能力
3.少了敵意,多了愛意
4.減少權力的需求
5.相信學生是有能力的
--------------------------------------------------------------------
摘錄自導師資源手冊~清大諮商中心94年3月編印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