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104學年度第八屆傑出導師得獎教師-焦傳金教授

104學年度第八屆傑出導師得獎教師

生科院 生命科學系 焦傳金教授

採訪與寫作

生科院學士班陳裕夫

科管院經濟所博士班黃崇皓

                     滿懷熱忱、用心關懷的導師

    天氣晴朗的冬日午後,走進焦傳金老師的研究室,那是個舒適寬敞且明亮的空間,一見面老師便開朗燦笑說:「我是無話不說啦!有什麼問題都會盡量回答。」完全展現和學生零距離的親和力。見面當下的感染力是如此真實,初進門的不安和緊張感一併瞬間消失,我想,來這裡的學生也都是這樣被「照顧」的吧!就在這愉悅且輕鬆氛圍下,開啟這次充滿笑聲和感動且收穫滿載的對談……。

謙遜而堅定,做中學不斷探索和挑戰自我

   

    回顧一路走來的歷程,從就讀中山大學進實驗室做動物行為的專題開始,老師在實驗的過程中獲得了很多的體會,從中發現自己對於海洋(生物)領域的熱愛和興趣,便一頭栽進了相關的領域直到今天。老師謙虛且語帶感恩地表示:「他很幸運遇到了很好的老師,從相處過程中也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學生會效法老師,不只是學專業,而是學做學問和做人做事的態度、熱情,專注地做自己熱愛的事情。」直到現在自己成為老師,他也不斷告訴自己和學生:做科學要追求真理、莫忘初衷、保持熱情。言教不如身教,學生自然可以感受得到,亦師亦友的師生關係很重要、也是焦老師長期的努力。

    在焦老師眼中,若今天老師的風格和理念是學生可以接受和認同的,學生也會願意去做,甚至是可以欣賞老師的價值和態度。若是這樣,師生關係才會是一個良好的互動,否則相處起來會很痛苦。同時,老師和學生間如果能夠合得來(match),彼此也能夠學習到很多。

    焦老師的求學過程也非一路順遂,他畢業於美國馬里蘭大學博士班,前面的學習階段非常痛苦且充滿挑戰,後來逐漸地步上軌道、並找到自己可以發揮之處而順利畢業,因此他發現好像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從而對自己有很大的信心。這個過程雖然辛苦,但更重要的是在過程中探索,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也幫助自己建立信心。

草莓不草莓?學生間的世代差異

   

    談到現在很多人都會說草莓族等等的詞彙,焦老師倒不覺得是如此,反而覺得學生的本質沒有改變,不同世代的學生會有不同的生活和做事方式,甚至面對事物的處理方式也不一樣。他並不覺得現在的學生比較「懶散」,因為社會環境改變,現在的學生認真努力的程度或許無法與過去學生相比,但過去的價值觀或處理方式也不見得一定就是最好的,若大家都很認真念書,不去做別的事,那也不見得是好事。相較於現在的網路或資訊等的發達,過去的學生在生活上比較不容易被外務吸引,所以在一般老師的眼中可能認為以前的學生比較「認真」,比較用功念書,會針對題目和上課內容積極的探索等;不過,現在學生的特質是:雖然有很多時間花在「外務」,但也因為接觸到的事物較多,所以在想像力或創造力上會有更好的表現!

  此外,焦老師亦提到:現在學生要找到學習的動機,要知道「為何而學?」當清楚這點,自己就自然會去學習,有了學習的態度,不但可以自己學,也能對自己有探索的機會。不論將來目標為何?未來想做些什麼?在過程中知道為何而學都是很關鍵的。現在的學生比較缺乏「動機」,不是不努力,是因為不知為何要努力?當知道了為何要努力後,學生自然就會用自己的方式找到出路去學習,這才是最重要的。但如何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或做什麼,這就需要自己多去探索,了解自己的價值觀,再做適合自己的選擇,不一定就要跟大家一樣。當然這絕對不是坐著想,而是需要身體力行、去探索、去實踐,透過不同的接觸,像旅遊、看書等等才能夠越來越清楚的。要先了解自己、才會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不適合做什麼,為什麼要做這個?為什麼不做那個?

  焦老師很鼓勵學生去多思考,思考自己希望在未來能夠做、或希望做什麼事?因為若是對未來有所期待的話,自然會知道自己欠缺什麼、也會比較有動機去學習。從過程中了解自己的優勢及才能在哪裡,善用自己的優點,知道自己的興趣和方向,學習就成了件快樂、主動而且容易做到的事!

態度的延續和「傳承」:亦師亦友,豐富彼此的師生關係

    焦老師十分希望和學生維持亦師亦友的關係,就如同自己以前的老師和自己的關係一樣。在新學期開始,焦老師都會主動發E-Mail來提醒導生向老師索取導師密碼,並空出一大段時間和學生聊聊。除了透過導師密碼與學生會面與討論外,也會有導聚,與學生吃飯、聊天,並主動關心學生生活、選課、以及未來方向等等的問題。焦老師會鼓勵同學多做自我規畫及探索,並適時追蹤其是否達成目標。焦老師相信:每個學生無論大一或大四都有其獨立生活、獨立思考判斷、且能為自己負責的能力。當然,焦老師也非常鼓勵同學若是遇到困難或問題,可以直接找他一起討論,老師都會非常樂意且主動鼎力相助。在師生相處的過程中不但了解學生,也讓學生對老師能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不是好像距離遙遠。焦老師也談到透過導師生制度,除了對系上的這位老師有機會更深入了解、能夠解答疑惑並獲得幫助外,也可以藉由自己比較熟悉的導師來了解學校周遭環境,這對學生也是很有幫助的。

    但如何能夠讓學生在一開始接觸時就願意相信老師,主動分享自己的想法、困難或是問題?怎麼能和學生建立彼此信任、互相分享的關係呢?焦老師說:他在和導生互動時,通常不會有嚴肅的話題,而是透過輕鬆的聊天氛圍、或甚至有時也會有點開玩笑的方式,進而和學生慢慢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在導聚或是其他會面的時候,也讓大一學弟妹觀察學長姐和導師的互動方式。當發現學長姐和導師有良好互動,再加上導師是很樂意關心學生(其實並不可怕、且沒有那麼嚴肅之後),經多次相處與時間累積,彼此也會越來越熟悉,進而互相信任,學生慢慢地也會開始樂意與導師分享自己的心情或想法。

焦老師說道:我從擔任清華教職的第一天,就體認到教育與研究工作是不一樣的,研究是個人成就的追尋,但教育是改變下一世代的重責大任。我對每位接觸過的學生,都盡力給予學業或生活上的協助,因為我珍惜這緣分。導師不只是輔導,更應該是role model,是一位可以傾聽的對象,同時在與他們相處的過程中,也豐富了我們自己。我相信良好的師生關係會讓教員充滿溫暖與關懷。

    焦老師也強調:其實不管是不是導生,只要學生有問題,他一定會盡全力排開所有事情,把時間空下來和學生談一談、並盡最大的能力來協助。焦老師在過去將近14年的導師生涯中,輔導過許多在生活上或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同時,焦老師也經常參與諮商中心的活動,與心理師保持密切聯繫,對有需要幫助的學生,無論是否為其導生,他都盡力協助。焦老師認為時間是找出來的,而學生是重要的。當學生願意主動找我,我當然很樂意並主動的幫忙學生。對於焦老師而言,擔任導師、能夠幫助到學生(不論或多或少)、以及看到學生成長、改變的過程,對導師而言都是很有激勵性和成就感的,更是一件很幸福也很值得去做的事。雖然輔導是一專門學問,但他認為:身為導師只要秉持同理心,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給予學生適當的輔導。做一位有耐心的傾聽者,仔細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很多情況都可以適時理解並給予合適的建議。以學生為中心的輔導概念也是很重要的,了解每一個學生,才能給他們最適合的關懷。

專業研究與教學相長,使人生充滿幸福與價值

  聽完焦老師精彩的分享,著實不難看出他對學生的用心關懷和對教學、研究的熱忱。趁著訪談的最後,實在也很好奇為何他想要當老師呢?焦老師笑著說:其實當自己在念書(小學中學)的時候,壓根沒想要當老師,這完全不是一開始的想像。然後到了大學念書時期,才有機會接觸各種不同的老師。一開始也因為做科學研究,所以希望自己能成為科學家、做自己想做的研究。但科學家不等於老師,我可以選擇做科學家、但不當老師;不過最後因為選擇在「學校」做研究,那勢必就需要教書,而教書也就接觸到學生。焦老師剛開始純粹也只想要把課上好,用最好的方式來教課,但經過幾年來的上課、以及慢慢接觸比較多的學生後,他發現教書對學生的影響力是比自己做研究還要更多的。做研究是在專精的領域貢獻、且有高低起伏,可能要經過很久才會有所突破;然而,擔任老師是很持續性的教學、要認真對待學生、且能夠得到肯定或回饋,這些都是非常有價值的。教育是長久之計,教書真的是很愉快的事!焦老師再次露出開朗的笑容,心滿意足的說著……。

  當我們走出生科館,已屆日暮時分,內心依舊激動不已!有機會遇到這樣的老師,而且如此樂於傳承,更是學生們的幸運和福氣。深吸一口氣,感受溫暖的冬陽和和煦的微風,全身沉浸於幸福之中。即便前方長路漫漫、輪廓尚未明朗清晰,帶著這樣的能量已能更堅定邁開步伐,勇敢走向未知!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