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102學年度第六屆傑出導師得獎教師-黃嘉宏教授

102學年度第六屆傑出導師得獎教師

原科院 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黃嘉宏教授

  「二十年後的你跟我現在比,你能夠跟上我或超越我,我才能說我的教育成功了。」黃嘉宏老師,現任清學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專長是材料科學。個子高高瘦瘦、戴著銀框眼鏡的他,總是笑臉迎人,彷彿所有問題在他身上都能不費吹灰之力迎刃而解。作為課堂要求嚴格的老師,卻又不被學生討厭,反而受到熱烈愛戴,生活遇到甚麼大小問題,都會來找黃老師諮商。

飲水思源 傳承教育

  「問我為甚麼會當老師?因為我被好的老師教過,我想要傳承一份影響力給下一代。」黃老師從小的夢想原本是當科學家,沒有想過有一天會執起教鞭。「這四位老師對我的影響不分軒輊,缺少任何一位都不會有今天的我。」在訪談中,黃老師娓娓道來他一路上遇到一個又一個影響他至深的老師,從不同前輩身上都能找到學習的地方。

  第一位是國小五、六年級的導師鍾焜雄老師。黃老師坦言現在會這麼照顧學生,也是源自這位老師對他的照顧。鍾老師啟發了他讀書的興趣,並引導他升學的方向。一直到大學畢業以前,黃老師每個學期都會回到母校,跟鍾老師報告他的成果。

  第二位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清大材料系的張士欽老師。張老師當年剛拿完博士學位回來清大,大多數研究生都會選擇經驗老到的老師當指導教授,黃老師卻希望跟張老師學習。「因為他大學二年級時候教過我材料科學導論這門課,他是第一位教懂我材料的老師。」從此黃老師與張老師結下不解之緣,碩士兩年後黃老師除了從張老師身上學到的書本知識外,也因為張老師的鼓勵出國深造,才逐漸把他帶到教授這條路上。

  另外兩位老師都是黃老師在美國伊利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遇到的,分別是伊利諾大學材料系Carl Altstetter 教授和現任澳門大學副校長的程海東教授。Carl Altstetter是黃老師博士論文的指導教授,「Altstetter跟我說,『你今天來跟我做研究,我不但教你Knowledge,我還要教你American lifestyle。』這句話非常打動我,我覺得這很重要。」黃老師跟隨Altstetter教授了解美國,四年間不停接收不同面向的文化衝擊,從而讓黃老師培養了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甚至用「脫胎換骨」形容這四年的異地生活為他帶來的重大變化。博士畢業後,黃老師重遇程海東教授,成為老師人生另一個轉捩點。當年薄膜科技並不成熟,也不是熱門的研究課題,程教授提供了黃老師這個機會,從傳統金屬領域轉做薄膜研究,趁著先機,走出一條另類突破的路。

老師=朋友=父親?

  黃老師與學生關係良好,但老師卻不希望學生看待他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以前的年代因為採取學徒制,十三、四歲被送去師父家,那樣的老師就真的像你的父親一樣。而現在我扮演的角色,是把我所知道的知識告訴你,將來畢業後你或許就成為我的同行,或在不同領域你當起我的老師。」此外,老師認為在輔導學生中,角色拿捏十分重要。或許畢業後學生可以與他成為朋友,但在學期間,老師有一份屬於老師的專業,界線不能模糊。

  當學生向他提出各式各樣的難題時,黃老師不會立即給予答案,反而是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學生參考,最後事情要如何解決還是得看學生自己。老師回憶三年前有一位快要被學校退學的學生,在他教的科目表現不大理想,最後期末總成績不及格,只好來找老師求情。黃老師沒有被動搖,反而建議那位學生提出轉學或轉系的考慮。一年後學生經重考進入醫學院後,再到辦公室找黃老師,對他表達感謝。「他跟我說感謝我讓他覺悟,如果當時我讓他過,他一直不會醒過來,那下一個學期呢?只會繼續來求情。」黃老師解釋道,對學生有時候不一定要討好,反而讓學生了解問題所在,才能有助學生的發展。

熱情長存,期望青出於藍勝於藍

  坊間有種說法:某些孩子因有豐厚的家庭背景,在豐富學習資源下每每皆為第一名,未出社會前就已「贏在起跑線上」,其他人再怎麼努力都無法超越。對此,黃老師不以為然:「贏在起跑線上的確有他的優勢,但必須分清楚起跑線在哪。如果只是他的家庭有錢或是本身有才華,但他沒有找到他的目標,他根本還未開始起跑。不同方面的優勢只是把他起跑的位置墊高,不等於他會跑得比較快。當一個人找到他的目標,起跑線才能畫在那裡,比賽才正式開始。」

  憑藉一份對教學維持多年不減、越燒越旺的熱情,黃老師當了二十五年的教師依然十分快樂滿足。問到對於學生抱持著甚麼樣的期盼,黃老師充滿信心地回答:「當然是希望『青出於藍勝於藍』。我現在教你,你沒有我厲害,很正常,因為我們當中存在著時間差。你要比要拿二十年後的你跟我現在比,你能夠跟上我或超越我,我才能說我的教育成功了。」教育成功不在於能教出多少個「狀元學生」,而是學生在教育傳承中,能不能表現出進步,甚至超越自己。對黃老師來說,教育已不只是一份職業,而是終生的志業。

叛逆心理,獨立思考才是王道

  黃老師回憶自己的童年,每天與鄰居小朋友玩樂的時間比花在課業的時候還要多。因父母忙於工作不在身邊,反而讓他更學會獨立。黃老師認為,小朋友的學習本應從玩樂而來,他們會自訂規則,自我學習及批判思考的能力就是這樣培養出來的;反觀現在的社會環境與教育制度,卻導致許多小朋友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也不懂得跟別人合作。

  黃老師以「叛逆」形容自己,他對教過他的老師尊敬,但絕對不會盲從。當年碩士指導教授張老師鼓勵黃老師出國進修,他可是思前想後才作出決定,「成績好為甚麼一定就要出國?我要想清楚自己要留學的原因,要我自己想去才會去。」黃老師就是如此不隨波逐流,深思熟慮後決定自己人生的每一步,也因此每一步都是踏實且有自信的,走過的痕跡都帶有耀眼光芒。

  黃老師也勉勵清華的學子,在學期間一定要嘗試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目標與興趣,為自己訂定並畫下屬於自己的起跑線,加上熱情與毅力向前衝,才能到達夢想的終點,獲得成功!

文字提供: 綜學組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