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學年度第十一屆傑出導師得獎教師-陳淑芬副教授
第十一屆 傑出導師獎 得獎教授專訪
人社院 中文系 陳淑芬副教授
採訪與撰稿:
人社院學士班大三 陳彥筑
主動關心、耐心引導
一進淑芬老師的辦公室,就看到老師正在電腦桌前一邊盯著電腦打字、一邊吃著便當。老師說她剛才下課,正在寫信給學生,請我稍等一下,讓她把信寫完。我坐在木質地板上,看到一顆散發著溫暖橘光的鹽燈,旁邊還燒著微微的薰香。待老師寫完信後,我們展開了今日的訪談。
「文學的逃兵」
淑芬老師畢業於文藻,當時屬五專制,後來插班考進清大外文系,由於本來就是學外語,德文和英文的程度都還不錯,因此雖是插班考,但是在學習上並沒有遇到太大的困難。
當被問及適應上是否遇到困難,老師說當時跟同系的同學互動較少,直到大四一起住之後,才和系上的同學變得比較熟。她一開始則是跟數學系和核工系的室友比較熟,到現在也都還有聯絡。雖說如此,由於老師是個很好相處的人,所以覺得在人際互動上也沒有問題。另外,淑芬老師提到自己一直都有打坐、禪修的習慣,再加上從小就被訓練得很獨立自主,所以每當迷惘、或是心煩意亂時,都能夠自己找到方法解決。
在求學過程中,令淑芬老師印象深刻的師長是語言所的連金發老師。外文系有文學和語言學的課程,老師原本修比較多文學的課,大四時修了連老師語言學的課程後,覺得十分有趣,因而轉往語言學發展,所以老師笑著說自己是「文學的逃兵」。後來老師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並到美國的伊利諾大學繼續攻讀語言學。
不只是「道師」,也要成為「人師」
對淑芬老師來說,導師工作不只針對導生,而是對所有的學生。她談到現在網路資訊十分發達,學生其實可以在網路上得到非常廣泛而深入的知識,因此,她相信自己不只是「道師」,也要成為「人師」。
她認為和學生互動時,要盡量表現出親和力,學生才會比較願意主動地親近老師,所以在每一節下課後,淑芬老師都會寫信給同學,除了課內的講義和補充資料之外,她還會寫一些鼓勵的話,或是分享一些溫馨的影片和資料,就是希望能夠為同學們帶來正面的力量。
在面對輔導工作時,淑芬老師認為能夠幫忙的、她就會盡量幫忙,比較擔心的狀況是沒發現問題。所以,在課堂上與同學互動時,她會注意到當學生的眼神、或是臉色看起來不太好的時候,她就會主動上前關心、或是請他們來研究室聊一聊!
從淑芬老師過去輔導學生的經驗來看,她認為同學們在課業與求職方面的困惑都不是太大的問題,有時候只是被困住了,稍微談過後,其實同學們很快就能釐清自己與方向,例如:當有些大四的同學們對未來就業方向感到迷惘時,淑芬老師就會稍微地和他們分析一下,他們會發現其實不是只有一條路可以走,當能夠把事情看得更全面,也比較能有自信與能力去做出適當的選擇。
淑芬老師對於輔導工作所抱持的想法是:「做學術都關在象牙塔裏面、和社會的聯繫太少,所以輔導學生也是一種社會服務。」而且她也樂於和學生當朋友,所以有些即使畢業的學生,之後仍會保持聯繫,偶爾也會回來找老師聊聊。
學生不是生命中的過客,用「心」與他們相處
淑芬老師的輔導信念是「傾聽」和「陪伴」,所以當遇到問題較難解決的同學時,她的作法是透過持續地談話,讓同學能慢慢地產生心境上和想法上的改變。
她談到其中一個輔導的例子是遇到時常翹課的同學,在老師和他談過之後,發現他不擅長管理時間,導致晚睡而遲到;再加上對未來沒有目標,所以也沒有足夠的學習動機。但淑芬老師發現這位同學對改善問題的意願很高,當她與學生達成共識後,老師會一方面請他的室友幫忙督促,另一方面則每日和他保持連繫,使他能夠準時到課。當時間管理的習慣逐漸養成之後,同學說自己之前的空虛和罪疚感都減少了!接下來,淑芬老師也鼓勵他多選修不同的學程、以發掘生涯目標,經過了一學期後,這位同學決定選擇經濟系作為輔系,並且對未來比較有安全感。
淑芬老師認為:學生不是生命中的過客,而是要用「心」與他們相處,這樣,當他們遇到問題時、才會願意來找老師。往往,學生來找老師時,都急於想要答案,但她說:人生哪有標準答案呢?!因此,老師會盡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讓他們自己找尋解決之道;並且鼓勵學生能培養正面思考的能力,以及永不後悔的習慣。她希望以自己多年來體證佛學和禪定的心得來輔導學生,以做為回饋社會的方式。
每一條路都可以做的很好
淑芬老師認為上課所學的知識有限,畢業後不見得用得上;然而,在品德教育與人格教育方面的培養才是最重要的!相較以前,她認為現在的大學生可以多培養責任感,舉例來說:當我們事前報名講座,到時候就盡量要出現,不要臨時缺席,以免造成主辦單位的困擾。她也談到培養責任感不只是個人品格教育的養成,也是未來職場所重視的態度。
淑芬老師很鼓勵同學們培養積極的態度,所以都會建議學生申請系上的華語文海外教學實習。她也建議同學們的眼光可以看遠一點,因為現在的社會變化大;相較以前,現在的環境也較差,在工作和薪水都沒有過去好。因此,她勉勵同學們可以試著多充實自己、並多和不同領域的人接觸,這樣才會有更多不同的刺激與學習。同時,她也鼓勵同學們嘗試跨領域,如此未來才有機會為自己創造工作機會。
最後,淑芬老師有感於現在的學生經常因為外務太多、時間不夠,而導致思想和心境上容易浮燥、與定不下來,再加上對將來沒有掌握的時候,就容易緊張,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但她相信學生是自己最好的心靈導師,只要找到內心的自信時,就會發現每個人都有很大的潛能!因此,她會跟同學說:「先做再說!只要做出選擇,每一條路都可以做的很好!要把自己準備好,讓自己保有彈性,就能夠以不變應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