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107學年度第十一屆傑出導師得獎教師-侯建良教授

107學年度第十一屆傑出導師得獎教師

工學院 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 侯建良教授

   

   採訪與撰稿:

化工所博二 王祺嫻

用相通的語言傳達真實的想法

    在採訪侯老師的前幾天我感到些微的焦慮,這是我第一次做訪談且對象又是教授,當天在進入採訪後原本緊張的情緒馬上就煙消雲散,而當我回過頭來消化文字時,才意識到或許是老師平易近人的特質默默地柔和了當時的氛圍。在聊到老師的輔導信念與經營師生關係的方式時,相對於初期剛開始在大學任職,老師近幾年的輔導方式從積極主動轉為被動觀察,為的是避免使個人色彩過重或因過度帶入自我價值而錯過貼近學生的機會,老師提到若不願接受新的語言文化與偏好時,我們很容易不去認真理解那些不同,更別說要如何輔導學生,所以老師時常會觀察學生在意的事物,例如youtuberInstagram等等,進而了解學生平常是用什麼樣的語言和方式去看待以及表達事情,當有需要時才能以相通的語言傳達彼此最真實的想法

 

在重新當學生的過程中重新思考想成為什麼樣的老師

    想像著有天能成為站在講台上授課的教授是老師從小的夢想,這樣的老師有著與一般人不同的求學經驗,高中就讀兩年數理資優班後便跳級考上清大工工系並在三年之後提前畢業進入研究所,接著在一般學生碩士畢業的年紀就拿到了博士學位更取得了在清華大學任職的資格,而當我問到老師在人生中遇到最大的挫折是什麼時,老師搔了搔頭有點支吾地說:「這對我來說是個非常困難的問題,因為挫折是人最不想面對的事情,但我覺得不去揭漏它、又很不真實,其實指導學生選擇更換教授是讓我覺得最挫敗的事情,而這件事也會持續的發生。」在聽到的當下心裡咚地一聲想著: 「是呀,我們都是會受傷、會感到失落的呀!」,那一刻我感覺到在我面前的不再是位有著清大教授頭銜的老師,而僅僅是一個簡單平凡、卻也真實深刻的人。當面對打擊時除了調整心境,建良老師也給了自己一段找尋解答的過程,像是重新當個學生,以及與不同年紀的同學們一起學習素描和街舞,試著從學生的角度去理解他們是如何看待老師這樣的身分,又或是如何給予反應,「我想透過重新當學生的過程中、重新思考我想成為什麼樣的老師,與其說在這個過程中改變了我什麼,不如說我重新定位了自己,人在挫折中總會懷疑自己而不斷地修正自我,但又往往會感到彆扭,所以我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並和那些本該存在的衝突共處,也許稍有不同但我仍是那個有所堅持的我。」老師最後堅定地說道。

 

是學生給了我力量

    在獲得傑出導師獎後,建良老師並沒有特別充滿喜悅或感到光榮,他認為自己與過往的傑出導師們有很大的不同,不見得是那麼的有耐心、或是對學生很好,他甚至是有點嚴苛。在擔任導師的過程中,他也時常覺得touch不到學生,當所得到的回饋、不足以支持這樣的肯定時,他反而更感到受挫和懷疑自己。但曾有那麼位學生給了老師深刻的感動……他是位轉學生,每當老師找他聊聊學習上的困擾時,他總是以不知道來回答,建良老師始終鼓勵他積極面對問題,而當他面臨被退學的危機時,建良老師除了告訴學生由他自己去選擇想走的路之外,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默默地將內心真實的想法紀錄在個人的部落格上,暗自地想著或許這回也沒能夠給學生什麼。然而,那位學生後來選擇了休學、並在幾年之後考上了原系所的研究所,當他再次出現在老師面前時,表達希望老師能做他研究所的指導教授,建良老師怎麼也沒想到、原來當初部落格上的文章被那位學生看見了!!而且一直銘記在心。建良老師也對於這位學生最終選擇了自己一位自認較為嚴格的老師而感到十分的意外,在離開前他回過身說: 「老師,您是個好老師。」,講到這裡、建良老師眼角微微泛淚、頓了頓後說: 「直到現在想起當初的那句話我還是很感動,我不覺得是我的輔導帶給了他什麼,反而是他給了我力量,是他給了我那些能夠繼續堅持自己想法的力量。」

 

價值是由一群人決定出來的相對標準、而並非是絕對標準

    接著在訪談中我們談到有沒有什麼事改變了老師的人生觀,老師說聽了可能會很訝異,改變老師的竟是幾年前柯文哲當選的那次選舉,他說過去我們很容易陷入主流價值中、這種被規範住的思維裡,尤其是被較有年資及權力的長者所主導。老一輩的人總認為要顧全大局、不能夠自私;而年輕人卻勇於為了權利和需求去發聲。從那次的選舉中,建良老師看見了年輕人的力量,他提到:「當時我非常深刻的感受是我們一直深信不疑的價值,是由一群人決定出來的相對標準、而並非是絕對標準;若永遠守著自己這代所認定的價值,等到慢慢老去後、便會與大眾和社會脫節而產生更多的隔閡。」經過這件事,建良老師意識到必須時時調整自己的價值觀,理解現今的主流價值並從中修正,同時明白這樣的價值為何而存在,而不是永遠地抗拒。價值並非恆定,而是隨著時代在改變,當被原本根深蒂固的思想所框架時,我們很難去傾聽和接受不同的聲音。

 

多聆聽、多思考如何在各方需求中找到權衡點

    承如上段所提到的,建良老師認為現在學生的特質及想法都是非常多元、也更有所堅持,不再容易受主流價值或父母師長所影響,擔任過許多行政職的老師們也提醒我們,表達需求的同時、也要思考周全,如此才有能力做出適當的決策。我們往往在堅持的過程中忽略了其他族群的需求,不願傾聽、不願妥協,然而,建良老師期許我們能夠試著多聆聽、多認真去思考如何在彼此的需求中找到權衡點

 

何時畫上等號永遠都沒有答案

   建良老師也提到學生常常問他該怎麼找到人生的方向,他談到可以問問自己:「想像你的未來在做些什麼?是坐在辦公室敲敲鍵盤的人呢?還是行銷商品西裝筆挺的人呢?」老師說他從小就把自己畫上了一個等號,那就是成為一名在講台上授課的教授。或許,他一路走來沒有太多的質疑,但卻也承認偶爾會懷疑這個等號是不是畫得太早了?!偶爾也會想著是不是錯過了許多?!也許更喜歡的並不是當老師……當我告訴老師我的迷惘時,建良老師說:「妳要何時畫上等號永遠都沒有答案,而這個等號也可以不只有一個。」老師在40歲以前喜歡穩定、不愛改變;但在40歲之後卻嚮往多變。曾經喜歡悠閒與舒適環境的他,後來更喜歡熱鬧豐富的事物。當老師開始在大都市中到處跑和出國旅遊時,才發覺過去那些塑造在他心裡的舒適圈和安全感的假想,反而把自己牢牢地框架著!!所以他對我說:「往好處想,妳還沒把自己設限。表面上明確鮮明、但不見得全然是好的,只要你清楚自己處於準備的狀態、而不去預設立場,那麼多元與彈性也是一種的選擇。」

 

    訪談結束後,建良老師的許多話都在我的腦海裡不停地圍繞著,反覆咀嚼那短短一個多小時的過程,裡面有太多的收穫和感動!!我感受到在老師的話語裡,總含著那一份替他人著想的心意、和盡力去理解對方的認真。即便老師不認為自己有足夠的能力獲得這份殊榮,我卻很想對老師說:「您是位非常溫柔的老師!」同時,我也覺得建良老師是位很有彈性與韌性的人,不但樂於嘗試新事物、也懂得換位思考;不固守舊制、卻也有所堅持!我想,能遇上如此用心去貼近和理解學生們的老師,就是身為學生們的幸運吧!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