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學年度第十一屆傑出導師得獎教師-劉姿吟副教授
107學年度第十一屆傑出導師得獎教師
生命科學院 生科系暨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研究所
劉姿吟副教授
採訪與撰稿:
動機系大三 鄭承瑞
一帆風順中的啟發
劉老師自幼在求學路上少有羈絆,不但一路順遂、並在陽明醫學大學醫技系就讀。在陽明單純的日子裡,劉老師會利用閒暇時博覽課外讀物,尤其是文學相關著作,也在那時遇到一位張教授。張教授從不吝為他人排憂解惑,例如:張教授當時身為團契的指導老師,對沒有參加團契的同學也不曾另眼相待。張教授的價值觀、研究的熱忱,以及不吝分享的無私,都令劉老師心生欽佩,後來也在張教授的門下修讀碩士學位,張教授可謂是劉老師對於教師的楷模與啟蒙。
完成碩士學業後,劉老師旋即前往德國攻讀博士學位,然而異國生活的前十個月裡,劉老師感受到文化差異與不適應,於是決定轉換實驗室。透過和同學、以及德國朋友、長輩們的長談,在獲得支持後,重新調整心態,從汲汲營營的追求快速畢業,轉為輕鬆卻生活充實的步調,同時,也更廣泛地涉略哲學、神學與教育相關著作,生活更加愜意與豐富!!
研究與教育
學成歸國的劉老師先進入中研院進行博士後研究。起初劉老師壓根兒也沒想過投身教育,這也是拜研究順遂所賜,她因此可以將多出來的時間、思考對人的關懷。劉老師回首自己的前半段人生,對於何謂「快樂」有所體悟。她認為快樂不是追求成績,或者去追求滿足社會的期望;快樂是單純地源起於做了能發自內心喜悅的事!!她發現若是一輩子埋首於研究,即使在真理探索的過程中、卻無助於人文關懷與精神的發揚,會總有一種無處使力的煩悶!!劉老師於是想到:大學不正是能和年輕人接觸與交流的地方嗎?她開始決定展開與年輕人對話,提供自己當初留學的經驗、或工作上的省思等等……,於是,在往後的幾年裡、劉老師逐漸轉換跑道。
劉老師提到,研究與教育在本質上有著顯著的差異,研究乃是目標導向、追求速成,縱有傳承,也僅是影響繼任研究者的研究方針,可以說「研究無法真正改變一個人」;教育則大不同,努力的當下、很有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看不出成長,但卻能深遠地影響一個人的未來。再者,研究成果能以可見的、可量化的標準來衡量,例如產量或生產速度等;但教育呢?每一個人的天賦、接受的栽培、熟成的時間皆有不同,不僅如此,連什麼是「最佳表現」都可用不同的觀點來檢視,因此,她認為教育似乎不存在一個通用的衡量基準。
劉老師對處於快速變動環境中的年輕一代有很深的感觸!!她自己的求學經歷相對幸運且平穩,不光是在台灣的教育體系下學習,在多國的教育體系中亦能怡然自得。然而,對大多數的學生而言,現代化的體制反而成為束縛的框架。例如:在社會講求功利至上的風氣下,卻僵化了學生的認知,導致學習變的莫名地沉重,更忘卻了學習的初衷!!因此,不得不為了他人的目光、追逐縹緲的繁星,最終迷失在泥淖中不可自拔。除此以外,還有學生可能因著家庭關係而失衡,或者缺乏家庭經濟背景的支持,儘管有能力讀到大學,也未必能保證其健全人格的發展。於是,劉教授想透過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學生走出不同的路。她認為:人格的培養是從小奠定,在家庭中涵養,在國中小時期裡塑型,若想在短時間改變、實屬不易!!但劉老師期望藉由營造一個環境,讓學生們有一個「參考點」,也許在無形中他們就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走出不同的路。效法當初的張教授一般,為徬徨學子開闢嶄新的選擇,讓迷途者重新相信人生的無限可能。
真誠帶來重視,分享開啟互動
劉老師和學生互動的精神是「重視個體」,她透過與每一位學生之間的個別互動,從而了解其需求、並對症下藥。她發現有的學生樂於分享,她會感受到這樣的學生已經有了完整的規畫,只需提供他需要的資源即可;然則有的學生沉默是金,可能在表達能力上稍遜一籌,那麼劉老師便會付出更多的心力和學生進行交流。她也認為同學和老師之間亦是互補關係,例如劉老師當初在帶領首屆的導生時,不光只是「付出」,但也從他們身上「穫得」不少東西,例如:必要的相關資訊,學生們也都很樂意地與老師分享,同時了解到原來老師也有一些需要。
不論是面對外放或內斂的同學,劉老師的心法秘訣即是「真誠」。真誠能使學生有受到重視的感覺,能感受到老師的真心與自己的獨特性,於是願意敞開心房、暢所欲言,在分享交流中加深彼此的認識與挑戰。當然,有時也會遇到較難以指導的學生,例如已經成年了卻依舊孩子氣的同學,缺乏某些獨立性。劉老師坦言,如此一來就必須拿捏好力度,既不希望過於嚴厲、又不能縱容他的特立獨行,這些都等於是非常考驗劉老師的信念。
她笑著說:自己以鼓勵代替指責,用積極驅散學生的負面情緒,堅定地讓學生了解自己的用心良苦,那麼他便會有一點一滴的成長。當累積足夠的改變時,她就會適時地放手,我看到她真的可謂是對學生「視如己出」。同時,正因劉老師的真誠與耐心,再加上她又兼任生科院團契的導師,所以偶爾也會有不認識的學生主動來向她請教。劉老師說,她在學生的眼中看見了「安全感」,那是一種活生生的信任,老師不再是遙不可及,而是能夠成為彼此對談的真實人物。
除了對話,劉老師還會請實驗室的學生一同聚餐,在教師生涯中也收過不少學生的贈禮,劉老師最看重的不是花錢購買的禮物,而是學生們的親筆信。她直言,透過文字的表達,可以看出自己的努力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或者對學生有什麼幫助;好的結果須貫徹,效果不佳的則應加以調整。雖是簡短的文字、卻能表達出心意中的醇厚,我想這也是身為教師的最大回饋了吧!!
一粒麥子
談到劉老師的教學精神,便不能不提及〈聖經〉中約翰福音的一段話:「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去,它仍然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劉老師不僅把這句話奉為圭臬,也在教育中實踐。她之所以選擇這句話,除了能與自身的信念與經驗結合,更能體現出教育的重大意義:犧牲與傳承。麥子落於土壤裡,便把儲藏於體內的養分釋放,於是乾癟與死氣沉沉;然而,卻能使大地孕育出新的植株,結出更多飽滿的麥子!!教育何嘗不是如此?前人的春風化雨,造就後人的滿谷芬芳。當然我們也能選擇固守己身,做一粒頑固的種子,如此一來,麥子依然是麥子,依然孤單而了無生趣。
劉老師直言,正如她當初棄研究、改以選擇教育的初衷一樣,這句話是自己努力的最大動力。我想這樣的精神與〈詩經〉的《禮運大同篇》不謀而合:「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最好的東西不需永遠獨佔,最棒的貢獻即是持續付出、直到完成。她願意為了學生而犧牲奉獻,願意栽下種子後、耐心的盼望,並願意等候緩慢而扎實的質變。教育是犧牲與傳承的共構,是盼望與堅持的結合,是理念與成果的展示。
持續精進與創新
劉老師除了指導學生以外,也不吝於和其他老師互相觀摩學習。她擔任清華大學「挺身而教」教師社群的召集人,這個社群的目的在於讓教學第一線人員交流彼此的教學方法與心得。劉老師努力的讓成員間產生連結與組織性,達到創新與實踐的效果。在這個社群裡,除了教師交流,也會進行好書分享的讀書會,老師們在書中發現一個新穎的教學方法後,可以提出來讓大家觀摩與意見交換,在教學上產生不同的感受。
「挺身而教」教師社群裡有來自不同學院、不同領域的教師們,每個人帶領學生的方法也不盡相同,尤其自從清大與竹師合併以來,總能激盪出更多的火花。劉老師欣賞教育學院的指導體系之完整,不論在教學理論或教育實戰都充滿巧思,也鼓勵其他學院能效法,加速教師們的成長。
初衷與展望
回顧自己的教學歷程,劉老師謙虛地說,自己也正和學生們一同成長,不同時刻、有著不同的體悟,心境也隨著時間而有所轉變。除了源自學生的成長,也包含自己從學生身上獲得的種種。無論如何,有一樣永不改變的事物,那便是劉老師在教育這條路上追求的理念:犧牲與傳承。劉老師的教育之路是體察莘莘學子的挫折與迷惘,與學生一同追尋快樂與價值的真諦。我想她仍繼續貫徹著自己的信念,堅定與耐心地呵護學生,並一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