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在關係中偶爾停下腳步

在關係中偶爾停下腳步
作者 : 楊蘊

清晨,難得是個週末,無須趕車上班,遂認真執行宣告許久的運動-到校園健走。令人驚豔的是,就在成功湖畔,見一女子在石板路上,信步徐徐,雙腳往前左一步、右一步、第三步停駐,手順勢擺動,停格,目光亦隨手勢向遠處深深凝望,這樣一個如在京劇舞台,甩著水袖,輕移蓮步的紅色身影,在那個靜謐的早晨,襯著藍天、綠蔭,一旁有陪著稚女餵食鴿子的年輕夫婦,一早晨運的中年婦女、外傭陪同的散步老人、和騎車前來在石凳上晨讀的婦人,耳際有近處的蛙鳴、鳥叫與蟬聲和遠處時而激亢時而悠遠的琴聲,彷如蒙太奇,讓人為此景吸引,喜樂平安的享受那片刻的寧靜。

也就在這樣一個寧靜的早晨,回想起同樣的場域,當我還是清華的學生,曾與同學師長及社團友伴,在成功湖畔分享請益,甚至高歌。多年以後,這裡也是我陪伴三個孩子渡過童年的好所在,常常餵完鴿子,我們就去研究室找努力工作的爸爸,形同單親或電腦寡婦的心情,常是育兒媽媽們之間,不時聊起的話題。曾有人問走進關係中,雖然多了團體的歸屬,但也有某種程度感受到失去自由,如何既保持個人的主體性,又享受有伴同行的樂趣,我想首先得要先定義關係中的自由如何經驗得到。

如果我們說感到自由就是接受真實的自己、獨特的自己與不完美的自己,那麼關係中的自由就能幫助我們表達真實的自我、發展自我的潛能,練習在關係中調整與學習接受自己與對方的限制,也欣賞自己與對方的特質。

後來成為諮商心理師的我,常常在陪伴夫妻們一起成長的過程中發現:一旦前來諮商表達受苦的一方發現其另一伴亦在「關係」中受苦,也許此「關係」連結到對方的早年經驗,是前來諮商者未曾參與的,一旦認清,個案較容易以客觀的位置,同理對方的難處。如果受苦的來源就發生在兩人相遇之後,要是能看清兩人在面臨不同階段,(婚前、婚後、討論生育計畫、育兒期、孩子青春期、中年空巢期、退休)與不同事件(搬家、轉換工作、親人離去…等)的過程中,各自有自己的成長任務與早期經驗所帶來的不同因應態度,那麼在擴大了自己看待痛苦來源所發生的背景因素之後,當事人通常較有能力從不同的角度解讀所遭遇的困境,苦澀的心情因而得到紓解,轉換心情正向面對關係危機的能量就增強了。

整體醫學(Holistic Medicine)認為身體、情感、心理與靈性,構成了我們整個能量系統,任何一環阻塞了、其他層面也受影響,而「關係」是了解固著與阻塞的最好場所,在精神科病房,我們常可看見病人的預後與當事人面對疾病的態度及家人的了解接納,有著相當緊密的關連。

因此我們不怕關係不好,就怕我們從太狹窄的角度,與負面的態度來解讀關係中的困境,如果我們能先認定關係的危機就是促進「關係」中人成長的轉機,在面臨關係中的衝突時,能偶而停下腳步,回顧一下各自發展的成長經驗與兩人關係的成長脈絡,那麼即使踉蹌的步伐,也有可能轉化為美好的舞步,一如清晨湖畔那徐徐前行的紅色身影,在折返前進時,總是雙手徐徐往胸前款擺,像是收納了所有元氣,再定睛專注的繼續下一段旅程。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