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106學年度第十屆傑出導師得獎教師-梁莉苓助理教授

106學年度第十屆傑出導師得獎教師

藝術學院 藝術與設計學系 梁莉苓助理教授

採訪者: 南大校區心諮系工商組碩一 蔡情美

簡單卻多采多姿的學生時代

在幼稚園與國小時期,父母親為了讓梁莉苓老師能在課業學習以外,培養其它的才藝興趣,因此為她報名兒童繪畫班,從而開始接觸藝術領域。在她的學生生涯裡,大部分都和「藝術」相關,從國中一直到博士班,都是就讀藝術相關班級與系所,學生生涯持續被藝術包圍。然而,她也談到在成長過程中,除了專注在藝術相關學習之外,也會好奇與渴望嘗試不同的領域,例如在大學時期也曾經考慮轉到其它科系就讀,接觸與瞭解更多非藝術科系的學習內容與生活,也曾申請報考文學相關科系的博士班,雖然有被錄取,但到後來還是選擇讀藝術創作理論的博士班。

當談到莉苓老師決定就讀藝術創作理論博士班時,她笑笑地對我說:「可能是因為,我在很小的時候就似乎感覺到創作的愉悅,以及在觀賞藝術作品時,曾經產生 的感受。」梁老師分享在兒童繪畫班時,投入點繪水墨山石皴法的喜悅,以及國中時期到美術館參觀,心靈獲得梳理與淨化的特殊經驗後,表示自己真的很難離開屬於創作與藝術的美好!梁老師是在大學時期,才從水墨組轉換跑道,進入裝置藝術的創作學習。契機是在她大學三年級時,選修一門中國美術史的課程,接觸到「西漢馬王堆」的相關史料,引發她創作的興趣;然而,在水墨繪畫的過程中,發覺平面創作已經不能滿足需求,進而嘗試製作第一件裝置藝術的作品。在過程中,她非常享受創作點滴,導致決定轉換創作路線,裝置藝術創作並成為現今她的教學專長之一。

鼓勵學生簡單地享受學習與生活

梁老師認為這幾年的學生變化不小,可能是受到教育制度改革及少子化的影響。因此,她會針對授課學生的學習現況,進行課程調整。除此之外,老師也擔心現在的部分學生,稍微欠缺解決問題的能力,原因可能是在過去的年代裡,因經濟條件較匱乏,兒時玩遊戲之時,僅能尋找、利用身邊的物件,組合而成新的玩具,無形中養成複合媒材創作的能力;而現今的經濟條件改善與美術教育的趨勢,讓學生在小學的美術課裡,大多使用搭配好的採購材料包,造成學生比較熟悉「組裝素材」,而不是讓自己構思創作主題,進而「尋找素材」,思考解決製作問題的辦法。在藝術領域上,這是一種學習養成背景的缺憾! 因為,進行複合媒材的當代藝術創作,非常重要的關鍵是必須擁有獨立創作與自主思考的能力,以及保有創作的「實驗創新」精神。因此,在創作教學裡,這個缺憾是她自我期許,需要指導學生發展補足的目標。

同時,梁老師也發覺現在的學生對於未來就業,普遍地感到焦慮,原因或許是受到當前臺灣整體經濟不佳的影響,這導致部分學生希望能夠快速學習能夠直接應用在職場上的技能,而不安於創作過程中,不斷的尋找、實驗、修正等,作品完成前必然會遭遇,可能會感到挫折的階段。梁老師對我說,僅僅執著地追求能獲得立即效應的事物,無形中會忽略人有一個非常珍貴的學習需求,就是「簡單」的投入工作與生活的態度。因此,學生其實也需要試著放下目標式的學習思維,讓自己去接觸、發展與體會所謂的「簡單」。就美感教育來說,就像是能夠感受到一陣風吹拂皮膚的當下,能夠看到花朵綻放的美好,能夠領會日出日落的時空變換,甚至是能夠拉出距離,「簡單」地去觀察周遭人事的變化,形成對人性與社會的見解。這些正是藝術創作者需要擁有,對週遭敏感能力與提出觀點能力的培養途徑,以及能夠享受簡單投入創作的養成方法之一。這類型的能力,如果在未來職場上發揮,甚至可能幫助學生靜下心來,客觀找到職場碰到問題的根源,調解職場帶來的精神壓力,以及能夠不先問利益,投入工作理想目標的心理建設基礎。

不強勢介入,而是陪伴學生、看見學生成長

對於輔導學生的方式,梁老師抱持著「不強勢地介入學生」的理念。老師認為,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應該能自主地展開大學的校園生活,這是對學生的相信與尊重。雖然如此,假如學生有需要的時候,從旁陪伴仍是必要,所謂的陪伴,是在觀察及瞭解授課學生或導生的狀況後,若發覺有異狀,進一步主動的關心與陪伴。不過,教學風格較為隨和的梁老師,卻仍對學生提出要求:必須注意自己對公共環境的態度。她想要讓學生知道學校或教室不是屬於私人空間,不能因為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太過於投入及忘我,而理所當然,以藝術之名忽略身處在公共場合,造成環境的髒亂與負擔,她希望通過這個要求,進一步培養學生,在創作上對公眾的意識與關懷;以及作為社會公民的身份自覺。

梁老師也提到,作為一個「老師」,在與學生的互動、以及學生所表現的反應裡,時常體會到不同的感受。例如關心學生時,部分學生會有正面回饋,並且可以接受引導;或者看到一位害羞內向的學生,能在透過輔導後,在課堂上勇敢地說出自己想法等,這些對於一位「老師」而言,都是很開心的事! 當然,並不是每位學生的反應都會如此,作為「老師」也有感受到挫折的時候,但她認為這是很正常的,因為每位學生的個性不同。另外,她特別擔心性格上較孤僻,或是曾有過成長創傷與患有心理疾病的學生,因為這類型的學生,比較傾向不願意說出自己的狀況,或甚至不一定願意接受輔導。因此,她希望能協助這類型的學生,能夠建立與周遭同儕的良好人際關係,避免過度孤立的狀況發生,好讓學生在遭遇突發狀況,又害羞不願找長輩幫助時,能夠有朋友給予協助與陪伴,進而有機會瞭解這個世界,其實不只是他們所想的負面樣貌。

這次的訪談地點是在梁老師的研究室進行。在訪談過程中,我能夠隱約聽見樹葉被風輕輕搖晃,以及外面的學生,正在歡樂地討論課後活動的聲音……梁老師研究室的擺設,讓我感受到濃厚且溫暖的藝術氣息!梁老師是個溫暖、溫和的藝術家,就如同研究室內的裝飾帶給人的感覺。感謝有這次訪談的機會,讓我接觸到梁老師,並學會放慢腳步、感受周遭的細微變化……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