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105學年度第九屆傑出導師得獎教師-周宜辰教師

105學年度第九屆傑出導師得獎教師

清華學院 體育室 周宜辰老師

在晚間時分,於清大操場的一隅,總能看見一個高大的身影,時而高喊碼表秒數,時而傳授動作技術,在訓練結束後和學生們聊聊,關心學生們的近況,他就是體育室的周宜辰老師。

不一樣的人生歷練,從選手到老師,另類養分滋養學生

          老師到校時間只有五年多,但所開設的重量訓練課程深受學生喜愛,上課風格詼諧有趣而不失專業,且與學生們相處亦師亦友,與老師相處過的人一定對他「呵呵呵」的笑聲以及笑成一條線的眼睛很有印象。老師的求學背景與大部分清大學生較不一樣的是,老師是體育競技科班出身,術科專項為標槍(Javelin),加上身材魁梧,因此有「山豬老師」的綽號,老師從高中起便是活躍於國內外各項田徑賽事國家隊好手,更曾經為台灣標槍全國紀錄保持人,[1]之後因傷而停止訓練,專心於教職,2012年來到清華任教。現在的山豬老師同時正在攻讀博士班,結合過去的術科專業與學術研究領域,希望發展出對體育界有幫助的研究。

山豬老師認為過去求學階段與現在任教的最大差異是風氣。過去他個人的求學時期以及實習階段所帶領的體育班,教育模式都是相對一板一眼、且十分要求紀律的遵守;然而現今在教授清大學生的課程時,包含田徑校隊在內,絕大多數的學生都非科班出身,且現在的教育環境也比較開放,能讓學生擁有發揮創意的空間,因此老師在帶班或帶隊的思維與心境上也是幾經調適、轉換。即便同樣是田徑隊學生,公開組與一般組(俗稱的甲組與乙組)學生訓練的目標與宗旨都是截然不同的;還有課堂上來自各科系有無運動背景的學生,以及每個人的訓練目標都不盡相同,因此老師所採取的教學策略和要求都會調整。周老師強調:最重要的仍是回歸到個人心態的轉換,不管學生是怎樣的「才」,有什麼樣的資質,都要以同等的心情與理念來帶領學生;老師也時常告訴學生:「不要與他人比較,要跟當下的自己比較,並想如何提升自己才是重要的。」過去做為一個競賽經驗豐富的選手,這樣不同的生命經驗也成為老師在帶領學生時的養分。

一起運動吧!

周老師透過在課堂上與學生良好的互動來建立情誼,而在課堂外也有許多學生因著個人的興趣、或運動健身需求等等來請教山豬老師,老師都會很樂意提供相關資訊或一起討論。老師也提到在課堂時間相當有限,很希望學生在課後若有任何想法或問題,都可以再向他提出討論,因為他自己也是不斷地學習,他認為這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和藹可親與認真的教學的他,在他所開的重訓課程幾乎每學期都班班爆滿,甚至有人一修再修,成為鐵粉。而這學期已經開了五個班級時段仍是不夠搶,是學生們口耳相傳必修體育課程裡的「夯」課。

非上對下,而是發自內心、人與人之間最純粹的關懷

          被問及輔導學生的理念與方式時,山豬老師很直接地說沒什麼特別的,就是時時「關心」。不管是自己的導生、課堂上的學生或是田徑隊的成員,老師皆一視同仁,付出心力在學生身上。周老師談到從相處的過程中就可以了解不同學生的個性與特點,每個人可能遇到的問題都不一樣,但常常在聊天的過程中就可以發現學生最近是否有些「狀況」,然後在當下給予一些幫助或建議。老師也說,如果事情較為特殊的話,不僅從個人層面,他也會聯繫給相關單位尋求資源,包含諮商中心、或者系所的指導教授等,這樣對學生的輔導層面會更完整。

周老師同時舉例:像是田徑隊來來去去的學生可能很多,有些學生不繼續練,並不是因為不想練,而是家庭遭逢一些變故;或是學業上、人際上出了些問題,老師都會持續關心這些學生的生活狀況,甚至在學生休學期間也會打電話問候近況,不是沒有修課了、或者非導生關係就不再過問! 山豬老師對學生的關心並非是上對下的方式,而是出自人與人之間的關心與問候。他相信自己若有能力或機會來了解這些學生的一些近況,都會對學生在成長、求學階段、或是出社會後具有正面影響。

後記

在訪談的當晚、其實山豬老師是被女兒傳染感冒的狀態下接受採訪的,且在無遮蔽的操場上、風雖是毫不留情的吹著,但周老師仍在操場上看著不同專項的學生,訓練到八、九點才開車回位於北部的家,就連寒暑假也不例外。雖然田徑校隊的訓練很辛苦,但我覺得能夠被這麼用心的老師指導的學生也很幸福呢!

採訪/撰稿者:吳玫萱

學習科學與科技所



[1] 2005年全國大專運動會以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的身分打破全國紀錄(76.18公尺);於2006年台灣亞運決選賽再次打破自己的全國紀錄(76.84公尺)。

 

瀏覽數:
:::